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消防  拼音:xiāo fáng
预防、抢救火灾或风灾、震灾等天然灾害,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身体及财产。
《國語辭典》:沙袋  拼音:shā dài
1.一种古代刑具。以熟皮合缝,中间加入沙粒,长约尺许,用以杖责犯人。
2.盛装沙土的袋子。军队作战时,常将其堆叠为堡垒状,作为掩护之用。亦可用于防洪、防火等。若将其悬挂,使成圆柱体,可作为练拳的用具。也称为「沙包」。
《国语辞典》:军巡铺(军巡铺)  拼音:jūn xún pù
宋元时城市中防盗、防火的哨所。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防隅巡警》:「官府坊巷近二百步置一军巡铺,以兵卒三五人为一铺,遇夜巡警地方盗贼烟火,或有斗炒不律公事投铺,即与经厢察觉,解州陈讼。」也称为「巡铺」。
《国语辞典》:太平水桶  拼音:tài píng shuǐ tǒng
旧时防火灾的水桶。也称为「消防水桶」。
《国语辞典》:防火设备(防火设备)  拼音:fáng huǒ shè bèi
预防火灾发生及蔓延的装置。如:「完善的防火设备,是公共场所的必要条件。」
《国语辞典》:火浣布衫  拼音:huǒ huǎn bù shān
石绵织成的衣服,可以防火。
分类:衣服防火
《国语辞典》:消防设备(消防设备)  拼音:xiāo fáng shè bèi
防火、救火、探测火警等设备的统称。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国语辞典》:玻璃布  拼音:bō li bù
玻璃纤维编制成的布,具隔热、防火等效果。
《国语辞典》:保全业(保全业)  拼音:bǎo quán yè
一种依法成立,执行私人居处或公共场所防盗、防火、防灾、财货运送及人身等安全防护业务的行业。
《漢語大詞典》:封火砖墙(封火磚牆)
为防火灾而筑的夹层砖墙。 郭沫若 《南昌之一夜》:“江岸上骈列着一些大户人家,围着很高的封火砖墙。”
《漢語大詞典》:高当铺(高當鋪)
旧时,当铺为了防火防盗,房屋和柜台特别高大,故名高当铺。 孙中山 《中国内乱之原因》:“到了十月十四日晚,凡是近政府各机关的高当铺,都收藏得有几十个商团兵,居高临下,开枪打政府,一夜打到天明。”
《國語辭典》:火宪(火憲)  拼音:huǒ xiàn
预防火灾的政令。《荀子。王制》:「脩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
分類:防火法令
《漢語大詞典》:砂包
沙袋。战时堆积起来作掩蔽体。亦用于防洪、防火等。 徐迟 《大场的一夜》:“路前面仿佛有着一堆黄影子,这便是迭着砂包的一个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