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中队
锦队
队舞
队子
四队
队列
虎队
蚁队
牙队
衙队
排队
失队
旗队
校队
校队
《國語辭典》:中队(中隊)  拼音:zhōng duì
1.一种队伍的编制。由若干小队或分队组成,属大队管辖。《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合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
2.军队中指相当于连级的组织。
《漢語大詞典》:锦队(錦隊)
指歌舞乐队。 清 陈维嵩 《念奴娇·初十夜对月饮汪钝庵户部寓庐》词:“锦队花城浑不夜,一缕歌喉如髮。”
《國語辭典》:队舞(隊舞)  拼音:duì wǔ
一种宋代的歌舞。
《漢語大詞典》:队子(隊子)
队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但是神机营每出起队子来,是五百人一营的,他却足足有一千人。”
分類:队伍
《骈字类编》:四队(四队)
唐 王建 宫词一百首 其八十九 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
《國語辭典》:队列(隊列)  拼音:duì liè
队伍的行列。如:「这一纵队列共有十个人。」
《漢語大詞典》:虎队(虎隊)
比喻勇猛的军队。 唐 孟郊 《猛将吟》:“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 唐 曹唐 《羽林贾中丞》诗:“四十年前百战身,曾驱虎队扫胡尘。”
分類:勇猛军队
《骈字类编》:蚁队(蚁队)
宋濂次刘经历韵诗见蜂营下。
《漢語大詞典》:牙队(牙隊)
卫队。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节度使、刺史所置牙队,许於军都内抽取。”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每除守将,则以精兵为其牙队,多者二三千,少者不下五百人。”
分類:卫队
《漢語大詞典》:衙队(衙隊)
(1).宫廷卫队。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己未, 杜威 献部曲步骑合四千人并鎧仗……帝以其所献骑兵隶扈圣,步兵隶护国, 威 復请以为衙队,而稟赐皆仰县官。”
(2).军府卫队。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闻 式 至境,先遣衙队三百人远接。”
《國語辭典》:排队(排隊)  拼音:pái duì
依照顺序排列成行伍。如:「排队上下车是基本礼仪」。《施公案》第三二八回:「窦耳墩又命众喽兵排队迎接。众喽兵答应一声,即刻排起队伍。」
《漢語大詞典》:失队(失隊)
亦作“ 失坠 ”。
(1).丧失。左传·文公十八年:“先大夫 臧文仲 教 行父 事君之礼, 行父 奉以周旋,弗敢失队。”《后汉书·袁安传》:“ 孝明皇帝 奉承先意,不敢失坠,赫然命将,爰伐塞北。”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念 无恤 承先人基业,兢兢业业,惟恐失坠。” 茅盾 《子夜》四:“这对于儿子的威权之失坠又使他渐渐感得悲哀了。”
(2).指失落,丢失。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予偶得其本,恐终失坠,今纪其年谱家谱传赞於此。” 明 方孝孺 《答刘养浩》之一:“ 太史公 芝园集託之 叔端 ,不知何如……久之恐失坠,其幸存者慎无使散軼。”
《漢語大詞典》:旗队(旗隊)
仪卫队中执旗的队伍。 唐 李洞 《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诗:“九城王气生旗队,万里寒风入箭疮。”
《漢語大詞典》:校队(校隊)
(1).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指部队,队伍。 汉 班固 《东都赋》:“駢部曲,列校队,勒三军,誓将帅。”
(2).列队。后汉书·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國語辭典》:校队(校隊)  拼音:xiào duì
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各种队伍。如:「本校的足球校队以骠悍闻名,曾多次夺得全县足球比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