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解阅(解閲)
犹解脱。《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閲” 汉 郑玄 笺:“掘閲,掘地解閲,谓其始生时也。” 马瑞辰 通释引 戴震 曰:“閲与脱通,谓蜉蝣初生时掘地解脱而出。”参见“ 解脱 ”。
分類:解脱戴震
《國語辭典》:解脱(解脫)  拼音:jiě tuō
1.开释、解除。《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宁成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极刑,自以不复收,于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2.佛教用语。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灭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的境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亦称「涅槃」。
《漢語大詞典》:练阅(練閲)
训练检阅。 宋 苏舜钦 《京兆求罢表》:“既练閲未精,又餉馈不足,士不习山川之险阻,将不知巢穴之深浅。”
分類:训练检阅
《漢語大詞典》:钻阅(鑽閲)
钻研并阅读。 南朝 梁 萧统 《与何彻书》:“钻閲六经,泛滥百氏。”
分類:钻研阅读
《国语辞典》:拆阅(拆阅)  拼音:chāi yuè
拆开看。如:「请不要随便拆阅别人的信件。」《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刚才接信在手,正待拆阅,那来人又登登登的跑出去,叫跟来的人,快把送的礼抬进来。」
分类:拆开
《国语辞典》:拜阅(拜阅)  拼音:bài yuè
恭敬、谨慎地阅读。如:「拜阅大作,获益匪浅。」
《漢語大詞典》:阅操(閲操)
检阅军事操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明 南畿,凡閲操分二日:第一日,则兵部职方司郎与科道涖其事;次日则内外守备与大司马涖其事。”
《漢語大詞典》:阅定(閲定)
校阅审定。《后汉书·张衡传》:“ 刘向 父子领校祕书,閲定九流,亦无讖録。”
分類:校阅审定
《漢語大詞典》:阅改(閲改)
审阅修改。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此后作文便用朝考卷子誊正,对策便用殿试卷子誊正,待我给你閲改。”
分類:审阅修改
《漢語大詞典》:阅荐(閲薦)
审阅推荐。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赵太史:“ 乾隆 乙未科会试, 奉新 赵太史 敬襄 卷为房考 白麟 閲荐,三艺已刊,拟第四名。”
分類:审阅推荐
《漢語大詞典》:阅心(閲心)
谓各种情感交集于内心。 明 刘宗周 《答胡生书》:“忧乐之閲心也,盖亦有故矣。”
《漢語大詞典》:阅审(閲審)
审核。 宋 曾巩 《相制三》:“号令所出,本诸西臺;閲审驳论,属之黄闥;推而达之,则在会府。”
分類:审核
《国语辞典》:调阅(调阅)  拼音:diào yuè
调出查看。如:「关于这件计画需要调阅原案,再做审慎评估。」
分类:查看
《漢語大詞典》:判阅(判閲)
批阅。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西宫优於才,而判閲奏章,裁决庶务,及召对时諮访利弊,悉中窾会。”
分類:批阅
《漢語大詞典》:鸠阅(鳩閲)
搜集并省察。《魏书·儒林传·孙惠蔚》:“ 魏 晋 之世,尤重典坟,收亡集逸,九流咸备。观其鳩閲史篇,访购经论,纸竹所载,略尽无遗。”
分類:搜集省察
《漢語大詞典》:监阅(監閲)
察看。北史·尒朱兆传:“停 洛 旬餘,先令卫送 庄帝 於 晋阳 , 兆 后於 河梁 监閲财货。”旧唐书·职官志三:“太府寺……凡天下赋调,先於输场简其合尺度觔两者,卿及御史监閲,然后纳于库藏。”
分類: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