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阅旬(閲旬)
经过一旬;足一旬。新唐书·张嘉贞传:“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 嘉贞 为详处,不閲旬,廷无稽牒。”新唐书·论惟贞传:“ 肃宗 在 灵武 ,以卫尉少卿募兵 绥 银 ,閲旬,众数万。”
分類:一旬
《漢語大詞典》:阅军(閲軍)
阅兵。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文昌阁鹳:“偶中丞閲军,将士皆集辕门,此军方负墙立,鸛忽飞翔其上。” 沙汀 《闯关》七:“ 山杉 正在 保定 阅军。”
分類:阅军阅兵
《国语辞典》:共阅(共阅)  拼音:gòng yuè
共同阅览。如:「这本书老少咸宜,适合全家人共阅。」《明史。卷七○。选举志二》:「廷试用翰林及朝臣文学之优者,为读卷官。共阅对策,拟定名次,候临轩。」
《漢語大詞典》:历阅(歷閲)
遍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今海内书…… 闽 、 楚 、 滇 、 黔 ,则余间得其梓; 秦 、 晋 、 川 、 洛 ,则余时友其人。旁諏歷閲,大概非四方比矣。”
《國語辭典》:校阅(校閱)  拼音:jiào yuè
1.检阅军队。唐。李濯〈内人马伎赋〉:「侔三边之挑战,壮六军之校阅。」
2.审订书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繁积于宣时,校阅于成世。」
《漢語大詞典》:阅马(閲馬)
检查军马的牧养事务。北齐书·薛孤延传:“ 高祖 尝閲马於北牧,道逢暴雨,大雷震地。”
《漢語大詞典》:训阅(訓閲)
训练检阅。宋史·儒林传七·刘清之:“为閲武塲,凡禁军役於他所,隐於百工者,悉按军籍俾诣训閲。”
分類:训练检阅
《漢語大詞典》:伐阅(伐閲)
(1).功绩和资历。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閲。”汉书·车千秋传:“ 千秋 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閲功劳。” 颜师古 注:“伐,积功也。閲,经歷也。”陈书·傅縡传:“朝臣以 华 素无伐閲,竞排詆之。”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且自古之名家,考伐閲,程爵位。”
(2).指记功簿册。《汉书·朱博传》:“檄到,齎伐閲诣府。”
《漢語大詞典》:备阅(備閲)
(1).尽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疎矣。”
(2).谓提供阅览。 清 高宗 《乾隆三十七年谕》:“有堪备阅者,再开单行知取进。”
分類:提供阅览
《國語辭典》:审阅(審閱)  拼音:shěn yuè
审查核阅。如:「主编每次审阅社论后,必会盖上戳印。」
《漢語大詞典》:阅川(閲川)
陆机 《叹逝赋》:“悲夫!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后以“閲川”比喻年华。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铭》:“皇上念同气之致美,感閲川之永谢。”
分類:年华
《國語辭典》:批阅(批閱)  拼音:pī yuè
阅读并加以批示。如:「他已将公文批阅完。」
《漢語大詞典》:蒐阅
1.检阅。新唐书·王沛传:“是时新建府,俗獷驁, 沛 明示法制,蒐閲以时,军政大治。”《东周列国志》第五一回:“四时蒐閲,各有常典,三军严肃,百姓无扰。”
2.搜罗考核。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此时西方当有警,公宜预讲边备,蒐閲人材,不然无以应卒。”
《漢語大詞典》:阅简(閲簡)
检阅并挑选。宋史·陆詵传:“ 詵 遂至 邕州 ,集 左 、 右江 四十五峒首诣麾下,閲简工丁五万,补置将吏,更铸印给之,军声益张。”
分類:检阅挑选
《漢語大詞典》:阅城(閲城)
检查城防事务。《文明小史》第六回:“又过两天, 傅祝登 行抵府城,发出红諭,定了吉日接印,一切点卯、盘库、閲城、閲狱,照例的官样文章,不必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