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闵伤(閔傷)
(1).哀怜伤悼。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2).悲痛。 清 方苞 《七思·仲姊》:“姊堕地兮前母亡,母鞠育兮怀閔伤。”
《国语辞典》:闵子骞(闵子骞)  拼音:mǐn zǐ qiān
人名。(西元前536~487)名损,字子骞,春秋鲁人。孔子弟子,以孝友闻,和颜渊以德行并称。
《漢語大詞典》:闵骞(閔騫)
闵子骞 的省称。《全元散曲·朝天子·志感》:“志高如 鲁连 ,德过如 閔騫 。”参见“ 閔子 ”。
分類:闵子骞
《漢語大詞典》:闵子(閔子)
指 闵损 。字 子骞 , 春秋 时 鲁国 人, 孔子 弟子,以德行著称。孟子·公孙丑上:“ 冉牛 、 閔子 、 颜渊 善言德行。”庄子·德充符:“ 哀公 异日以告 閔子 。”《孔子家语·六本》:“ 閔子 哀未尽,夫子曰:君子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漢語大詞典》:闵笑(閔笑)
怜悯嘲笑。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注〉序》:“是以讲诵师言至於百万犹有不解,时加酿嘲辞,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閔笑者,不可胜记也。” 宋 司马光 《名苑序》:“至有依声袭韵,强为立理,诚可閔笑者甚众。” 严复 《原强》:“不然,何所论之怪诞不经,独不虑旁观者之閔笑也。”
分類:怜悯嘲笑
《國語辭典》:觏闵(覯閔)  拼音:gòu mǐn
觏,遭遇。闵,疾病。觏闵引申为受人妒忌。《诗经。邶风。柏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分類:遭灾
《漢語大詞典》:怜闵(憐閔)
见“ 怜悯 ”。
《國語辭典》:怜悯(憐愍)  拼音:lián mǐn
哀怜同情。《汉书。卷六。武帝纪》:「哀夫老眊孤寡鳏独或匮于衣食,甚怜悯焉。」也作「怜悯」。
《國語辭典》:怜悯(憐憫)  拼音:lián mǐn
哀怜同情。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陛下怜悯京师之人,虑其乏食。」也作「怜悯」。
《漢語大詞典》:闵免(閔免)
见“ 閔勉 ”。
《漢語大詞典》:闵勉(閔勉)
亦作“ 閔免 ”。 犹黾勉。尽力。汉书·谷永传:“流湎媟嫚,溷殽无别,閔免遁乐,昼夜在路。”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乱服共坐,溷肴亡别,閔勉遯乐,昼夜在路。” 颜师古 注:“閔勉犹黽勉,言不息也。”
分類:黾勉尽力
《漢語大詞典》:凶闵(凶閔)
指丧事。 辽 道宗 《遣萧褫慰问高丽王诏》:“顾尔幼冲,遘斯凶閔,当永思於纘袭,用少节於哀摧。”
分類:丧事
《漢語大詞典》:闵仁(閔仁)
怜悯关怀。 唐 韩愈 《河中府连理木颂》:“閔仁鰥寡,不寧燕息。”
分類:怜悯关怀
《漢語大詞典》:闵忧(閔憂)
怜惜忧伤。 明 王廷相 雅述上篇:“不智则闇而不达,不仁则无閔忧之心,不勇则懦而无气,机虽日发乎前,不过悠悠坐视而已,此国事所以日不可为也。”
分類:怜惜忧伤
《漢語大詞典》:闵悼(閔悼)
(1).怜恤伤悼。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先帝閔悼其菑,亲省 河 堤,举 禹 之功, 河 流以復, 曹 卫 以寧。”旧唐书·崔龟从传:“ 贞观 中 任瓌 卒,有司对仗奏闻, 太宗 责其乖礼; 岑文本 既殁,其夕为罢警严; 张公谨 之亡,哭之不避辰日。是知閔悼之意,不宜过时。”
(2).忧伤。新唐书·柳宗元传:“ 宗元 不得召,内閔悼,悔念往吝,作赋自儆。”
《漢語大詞典》:闵念(閔念)
怜悯关心。《旧唐书·越王係传》:“顷以 河朔 残妖,尚稽天讨,蛇豕窃依於城堡,涂炭久被於齐甿,朕为人父母,寧忘閔念。”
分類:怜悯关心
《漢語大詞典》:闵马(閔馬)
春秋 时 鲁国 大夫 闵马父 (亦称 闵子马 )的省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按《那》之卒章, 閔马 称‘乱’,故知 殷 人缉《颂》, 楚 人理赋。” 周振甫 注引国语·鲁语下:“ 閔马父 曰:‘昔 正考叔 校 商 之名颂十二篇于 周 大师(乐官),以《那》为首。其辑(编成)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恭敬)。’”
分類:鲁国大夫
《漢語大詞典》:闵嘿(閔嘿)
见“ 閔默 ”。
《漢語大詞典》:闵默(閔默)
亦作“ 閔嘿 ”。 忧郁不语。 南朝 梁 吴均 《送归曲》:“送子独南归,揽衣空閔默。”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宣司尝急呼 封彦明 、 王益 ,欲令将兵策应 和州 ,竟閔嘿而止。”
分類:忧郁不语
《韵府拾遗 轸韵》:笑闵(笑闵)
黄庭坚诗虚名误壮夫今古可笑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