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答 → 荅答”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问卷(问卷)  拼音:wèn juàn
一种设计成问答方式的意见调查表,由被调查人自行填答。
《漢語大詞典》:咨禅(諮禪)
问禅。住持升座说法时,名客出众与住持问答。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京 洛 名僧、学徒云聚,莫不提函负袠,问慧諮禪。”
《国语辞典》:古今注  拼音:gǔ jīn zhù
书名。晋崔豹撰,三卷。考證名物,分舆服、都邑、音乐、鸟虫、草木、杂注、问答释义八篇。或疑出于后人伪托。
《國語辭典》:应讯(應訊)  拼音:yìng xùn
回答讯问。如:「法官传唤与本案相关人等出庭应讯。」
《国语辞典》:贞观政要(贞观政要)  拼音:zhēn guàn zhèng yào
书名。唐吴兢撰,一○卷。记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以及当时的政治措施、法制政令。
《国语辞典》:猜调(猜调)  拼音:cāi diào
流行于云南彝族的民歌。以问答对唱的形式表现情思与生活内涵。歌词四段,曲调活泼诙谐,节奏相当紧凑。
四种问答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四记,四答。(参见:四记)
【三藏法数】
(出十住毗婆沙论)
〔一、定答〕,谓决定以实答也。如一比丘问佛云:色受想行识常不变异否?佛答言:无有色受想行识常不变异。盖言五阴之法本空,实非常不变异,是名定答。(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分别答〕,谓分别果报而答也。如梵志问佛云:人作身口意业,受何果报?佛答言:若作苦业,即受苦报;若作乐业,即受乐报;若作不苦不乐业,即受不苦不乐报,是名分别答。(梵语梵志,华言净裔。)
〔三、反问答〕,谓反问于他,而使其答也。如先梵志问佛已,佛言:我还问汝,随汝意答。色是如来否?受想行识是如来否?梵志答曰:非也。佛又问云:离色受想行识是如来否?梵志又答言:非也。盖如来之法,不即五阴,不离五阴,梵志不达,故皆答言非也,是名反问答。
〔四、置答〕,谓弃置而不答也。如外道或计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又计如来灭后有,如来灭后无,如来灭后亦有亦无,如来灭后非有非无。然如来实无此理,凡若此问,佛皆置而不答,是名置答。
法华问答讲
【佛学大辞典】
(行事)就法华经立论题问答之讲会也。
华严问答
【佛学大辞典】
(书名)又曰五十要问答:二卷,唐智俨著。
华严五十要问答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唐智俨集。或作要义问答:以问答体说述华严经中五十三种之要义者。
反问答
【三藏法数】
谓反问于他,而使其答也。如先梵志问佛已,佛言:我还问汝,随汝意答。色是如来否?受想行识是如来否?梵志答曰:非也。佛又问云:离色受想行识是如来否?梵志又答言:非也。盖如来之法,不即五阴,不离五阴,梵志不达,故皆答言非也,是名反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