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覆甑
倒置的甑。喻环境闭塞。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其事虽天之明,而人处覆甑之下,焉识至言哉。”
《漢語大詞典》:蛰气(蟄氣)
谓冬季闭塞之气。 唐 元稹 《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由是天以雷霆苏蛰气,兵以鼓鼙作战力。”
分類:闭塞
《漢語大詞典》:阂心(閡心)
闭塞心性。大宝积经卷十一:“菩萨弘仁,以大勇猛无尽大哀,怀无极慈,降伏恶逆,欲乱菩萨,菩萨本浄,消除垢浊羸劣阂心弊恶之尘。”
分類:闭塞心性
《漢語大詞典》:閟绝(閟絶)
闭塞而隔绝。 唐 元结 《演兴·闵岭中》诗:“彼岭中兮何有?有天含之玉峯,殊閟絶之极颠。”
分類:闭塞隔绝
《漢語大詞典》:鄙僿
(1).鄙野闭塞。 清 方文 《卜居枞川》诗:“城中嚣陵不可往,江上鄙僿聊以居。”
(2).粗俗,缺少文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立言有本:“今有文章如入万花之谷,学问如窥五都之市,可以媿奄陋而箴鄙僿矣。”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金史》:“竟日閲金史。其文辞鄙僿而支蔓。”
《國語辭典》:理塞  拼音:lǐ sè
1.脉理闭结。《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
2.义理不行。《淮南子。泛论》:「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家之所以亡者,理塞也。」
《國語辭典》:鼻音  拼音:bí yīn
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阻塞,软颚和小舌下垂,气流改从鼻腔逸出,即成为鼻音。国音中的鼻音有ㄇ、ㄋ。鼻音为塞音的鼻音化,故也称为「鼻破裂音」;又因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塞,而在鼻腔中自由通过,故也称为「塞通音」。
《國語辭典》:阏塞(閼塞)  拼音:è sè
壅塞。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分類:阻断闭塞
《漢語大詞典》:湫闭(湫閉)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杜预 注:“湫,集也;底,滞也。”后以“湫闭”谓闭塞不通。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衰则反是,其人材如蛰墐户,湫闭槁窳,所至而百物受其愴悢。”
分類:闭塞不通
《漢語大詞典》:槛塞(檻塞)
犹闭塞,搪塞。《汉书·谷永传》:“此欲以政事过差丞相父子、中尚书宦官,槛塞大异,皆瞽説欺天者也。” 颜师古 注:“槛,义取槛柙之槛。槛,犹闭也。” 王先谦 补注:“槛塞犹遮塞,若今云搪塞矣。”
分類:闭塞搪塞
《漢語大詞典》:硬閟
闭塞不通。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殴伤者,血聚而硬閟;伪者不然。”
《漢語大詞典》:否终则泰(否終則泰)
亦作“ 否终斯泰 ”。 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於期,否终则泰。”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復。”
《國語辭典》:顿开茅塞(頓開茅塞)  拼音:dùn kāi máo sè
比喻突然领悟,忽然明白。《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红楼梦》第八六回:「听见妹妹讲究的叫人顿开茅塞,所以越听越爱听。」也作「茅塞顿开」。
《漢語大詞典》:惛塞
昏暗闭塞。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尔今四体虚羸,神精惛塞。”
分類:昏暗闭塞
《漢語大詞典》:锢溺(錮溺)
使闭塞、沉迷。 清 梅曾亮 《书方植之〈书林〉〈扬觶〉后》:“然庸鄙之説,遂錮溺于人心。”
分類:闭塞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