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翩翾
(1).轻飞貌。文选·张华〈鹪鹩赋〉:“育翩翾之陋体兮,无玄黄以自贵。” 刘良 注:“翩翾,小飞貌。”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紫鸞无近远,黄雀任翩翾。” 宋 王禹偁 《闻鸮》诗:“鸣鳩随乳燕,日夕巢我梁,翩翾杂鸟雀,穿屋率为常。”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还顾数黄口,高下各翩翾。”
(2).闪烁貌。 唐 沈佺期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熠爚光如沸,翩翾景若摧。”
(3).摇曳貌。 清 姚鼐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势极晓应衰,柳叶摇翩翾。”
《國語辭典》:霍霍  拼音:huò huò
1.拟声词。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聊斋志异。卷一。贾儿》:「涂已,无所作,遂把厨刀霍霍磨之。」
2.闪亮。宋。刘子翚〈谕俗〉诗一二首之八:「乞灵走群祀,晚电明霍霍。」
《國語辭典》:剡剡  拼音:yǎn yǎn
发光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漢語大詞典》:锦鲤(錦鯉)
(1).鳞光闪烁的鲤鱼。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上声》诗:“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
(2).指传说中的鲤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鲤鱼……三月则上渡 龙门 ,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唐 黄滔 《成名后呈同年》诗:“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驪龙不寐珠。”
(3).书信的美称。鲤,代指书信。 宋 李泳 《贺新郎·感旧》词:“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 明 徐复祚《红梨记·忆友》:“就使裁书锦鲤,抒情 陇 梅。”
《國語辭典》:睒睒  拼音:shǎn shǎn
光辉闪耀的样子。唐。韩愈 东方半明诗:「残月晖晖,太白睒睒。」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八。雷》:「忽暴风雨,有物坠,如玃,两目睒睒。」
《國語辭典》:眨眼  拼音:zhǎ yǎn
1.眼睛迅速开合。《景德传灯录。卷一二。益州长平山和尚》:「问:『视瞬不及处如何?』师曰:『我眨眼也勿功夫!』」
2.比喻时间短暂。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叹人间甲子须臾,眨眼间白石已烂,转头时沧海重枯。」
《漢語大詞典》:跃金(躍金)
象金光跳动闪烁。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 范仲淹 《绛州园池》诗:“池鱼或跃金,水帘长布雨。”
《漢語大詞典》:流晖(流暉)
(1).光阴。时光易逝,故称。 唐 刘希夷 《江南曲》诗之二:“含情罢所采,相叹惜流暉。”
(2).谓光彩闪烁。 明 唐顺之 《雁训》:“舍人綰银垂黄,错以絺藻,顾步流暉,折周展耀。”
《國語辭典》:晃荡(晃蕩)  拼音:huàng dàng
摇曳摆动,闪烁不定。宋。苏轼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诗:「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也作「幌荡」、「晃荡」。
《漢語大詞典》:潾潾
(1).水清貌。 唐 杜甫 《杂述》:“ 泰山 冥冥崪以高, 泗水 潾潾瀰以清。” 前蜀 李珣 《浣溪沙》词:“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纹簟水潾潾。” 清 魏源 《送李春湖师归广西》诗:“ 桂水 潾潾 桂山 矗,朝衣拂拂綵衣宜。”
(2).波光闪烁貌。 唐 温庭筠 《三洲歌》:“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城西杨柳向娇晚,门前沟水波潾潾。”
《漢語大詞典》:碧照
碧绿闪烁的波光。 唐 孟郊 《游枋口》诗之一:“ 太行 青巔高, 枋口 碧照浮。”
《漢語大詞典》:耀星
闪烁的星星。 汉 扬雄 《解嘲》:“目如燿星,舌如电光。”
分類:闪烁星星
《漢語大詞典》:游光(遊光)
(1).流传荣誉。参见“ 游光扬声 ”。
(2).传说中的恶鬼名。《文选·张衡〈东京赋〉》:“殪 野仲 而歼 游光 。” 薛综 注:“ 野仲 、 游光 ,恶鬼也。” 汉 马融 《广成颂》:“捎罔两,拂 游光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时有谤书曰:‘ 曹爽 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 李丰 兄弟如 游光 。’” 清 唐孙华 《逐疫鬼》诗:“ 游光 及 野仲 ,次第行天诛。”一说为火神名。参阅广雅·释天
(1).传说中的火神。意林卷四引 汉 王逸 《正部论》:“《玉符》云:……土精曰羵羊,水精曰罔象,木精曰毕方,火精曰游光。”
(2).闪烁的光。 唐 刘禹锡 《春日退朝》诗:“瑞气卷綃縠,游光泛波澜。” 清 许缵曾 《睢阳行》:“ 禹 鼎销沉老魅骄,野火游光兆形魄。”一本作“ 游光 ”。
《漢語大詞典》:游光扬声(游光揚聲)
流传荣誉,播扬名声。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賁及,著作繁富,游光扬声,倾动海内者矣。” 清 钱谦益 《督漕李石台使君去思记》:“今夫达官能人游光扬声传遽公卿者,生祠堂屋,幡幢刺天,或彝为溲牢矣。”
《國語辭典》:烨煜(燁煜)  拼音:yè yù
1.声音繁盛的样子。《文选。班固。东都赋》:「钟鼓铿鍧,管弦烨煜。」
2.光彩闪烁的样子。明。刘基〈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钟山烛龙在其北,两眼烨煜如朝暾。」
《漢語大詞典》:倏烁(倏爍)
亦作“倐烁”。 闪烁不定貌。 晋 挚虞 《思游赋》:“俯游光逸景倏烁徽霍兮,仰流旌垂旄焱攸攕纚。” 南朝 宋 谢灵运 《长歌行》:“倐烁夕星流,昱奕朝露团。”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鸞飞凤翔,睒睗倐烁,云舒霞布,翕赫忽霍。” 唐 李白 《梁甫吟》:“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分類:闪烁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