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一门(一門) 拼音:yī mén
1.一道门户。《汉书。卷四二。张周赵任申屠传。申屠嘉》:「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红楼梦》第四回:「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
2.一类。晋。张华 〈游猎篇〉:「荣辱浑一门,安知恶与美?」清。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然皆以谣谚各列一门,而非以谣谚特编一集。」
3.一种风格、一个派别。如:「他出手的架势,很像一门失传已久的拳术。」《南齐书。卷四八。列传。刘绘》:「时人为之语曰:『刘绘贴宅,别开一门。』」《西游记》第二回:「『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也作「一门子」、「一门儿」。
4.一家、一族。《后汉书。卷三四。梁统列传》:「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其馀卿、将、尹、校五十七人。」《红楼梦》第七七回:「目今晴雯只有这一门亲戚,所以出来就在他家。」也作「一门子」、「一门儿」。
5.同师或同学校。如:「我们同出一门,由同一个老师教导。」清。詹应甲〈冶东云程里胡氏家谱序〉:「县志所载名宦乡贤,先后同出一门,未有如云程胡氏祖孙父子兄弟之尤著者也。」也作「一门儿」。
6.一件、一桩。《董西厢》卷三:「我与你试评度,这一门亲事,全在你成合。」《红楼梦》第六六回:「我正有一门亲事,堪配二弟。」
7.一科、一种。如:「你主修那一门学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外国人单考究一门学问,有考了一辈子考不出来,或是儿子,或是朋友,去继他志才考出来的。」也作「一门儿」。
8.一座、一尊。如:「一门迫击炮」。清。温达《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一八:「满洲每旗马驮子母等炮各五门,汉军每旗马驮子母等炮各九门,龙炮各一门,每翼冲天炮各一门,应照原奏带往外大同府。」
9.同一来源。《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2.一类。晋。张华 〈游猎篇〉:「荣辱浑一门,安知恶与美?」清。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然皆以谣谚各列一门,而非以谣谚特编一集。」
3.一种风格、一个派别。如:「他出手的架势,很像一门失传已久的拳术。」《南齐书。卷四八。列传。刘绘》:「时人为之语曰:『刘绘贴宅,别开一门。』」《西游记》第二回:「『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也作「一门子」、「一门儿」。
4.一家、一族。《后汉书。卷三四。梁统列传》:「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其馀卿、将、尹、校五十七人。」《红楼梦》第七七回:「目今晴雯只有这一门亲戚,所以出来就在他家。」也作「一门子」、「一门儿」。
5.同师或同学校。如:「我们同出一门,由同一个老师教导。」清。詹应甲〈冶东云程里胡氏家谱序〉:「县志所载名宦乡贤,先后同出一门,未有如云程胡氏祖孙父子兄弟之尤著者也。」也作「一门儿」。
6.一件、一桩。《董西厢》卷三:「我与你试评度,这一门亲事,全在你成合。」《红楼梦》第六六回:「我正有一门亲事,堪配二弟。」
7.一科、一种。如:「你主修那一门学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外国人单考究一门学问,有考了一辈子考不出来,或是儿子,或是朋友,去继他志才考出来的。」也作「一门儿」。
8.一座、一尊。如:「一门迫击炮」。清。温达《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一八:「满洲每旗马驮子母等炮各五门,汉军每旗马驮子母等炮各九门,龙炮各一门,每翼冲天炮各一门,应照原奏带往外大同府。」
9.同一来源。《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國語辭典》:头路(頭路) 拼音:tóu lù
1.端绪、线索、办法。《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平空不见了五十绽大银,见今著落临安府提捉贼人,十分紧急,没有头路得获,累害了多少人。」
2.门路。《西游记》第四○回:「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得到?』」
3.对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今苟延性命,与死无二,便多活几年,没甚好处。不如早早死了,出脱了娘子。他也得趁少年美貌,别寻头路。」
4.投靠的人,主人。《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他家许多人,都存住不得,各自四散去了。你何不也别了他,另寻头路?」
5.闽南方言。指职业。
2.门路。《西游记》第四○回:「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得到?』」
3.对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今苟延性命,与死无二,便多活几年,没甚好处。不如早早死了,出脱了娘子。他也得趁少年美貌,别寻头路。」
4.投靠的人,主人。《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他家许多人,都存住不得,各自四散去了。你何不也别了他,另寻头路?」
5.闽南方言。指职业。
《國語辭典》:头脑(頭腦) 拼音:tóu nǎo
1.头颅。《后汉书。卷七七。酷吏列传。序》:「若其揣挫彊埶,摧勒公卿,碎裂头脑而不顾,亦为壮也。」
2.脑筋、思想。唐。杜牧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3.头绪、条理。如:「他办事很有头脑。」《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好几日饭不得饱吃,东奔西趁,没个头脑。」
4.首领、主脑人物。《红楼梦》第五六回:「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九命奇冤》第一三回:「这里又有聚仙馆的林大有,他是个私贩烟土的头脑。」
5.结婚的对象。《水浒传》第八回:「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婆子道:『教授方才二十有二,却像三十以上人。想教授每日价费多少心神!据老媳妇愚见,也少不得一个小娘子相伴。』」
6.理由、原因。《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押番不知头脑,走出房门看时,周三让他过一步,劈脑后便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莫翁在莫妈面前,寻个头脑,故意说丫头不好,要卖他出去。」
7.主顾。《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似这寸金田地,偏有卖主,没有受主,敢则经纪们不济,须自家出去寻个头脑。」
8.一种用肉与杂味配合的酒。《水浒传》第五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金瓶梅》第九八回:「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也称为「头脑酒」。
2.脑筋、思想。唐。杜牧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3.头绪、条理。如:「他办事很有头脑。」《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好几日饭不得饱吃,东奔西趁,没个头脑。」
4.首领、主脑人物。《红楼梦》第五六回:「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九命奇冤》第一三回:「这里又有聚仙馆的林大有,他是个私贩烟土的头脑。」
5.结婚的对象。《水浒传》第八回:「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婆子道:『教授方才二十有二,却像三十以上人。想教授每日价费多少心神!据老媳妇愚见,也少不得一个小娘子相伴。』」
6.理由、原因。《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押番不知头脑,走出房门看时,周三让他过一步,劈脑后便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莫翁在莫妈面前,寻个头脑,故意说丫头不好,要卖他出去。」
7.主顾。《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似这寸金田地,偏有卖主,没有受主,敢则经纪们不济,须自家出去寻个头脑。」
8.一种用肉与杂味配合的酒。《水浒传》第五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金瓶梅》第九八回:「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也称为「头脑酒」。
《漢語大詞典》:横门(横門)
汉 代 长安 城北西头的第一门,是通向 西域 的大道。《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乃立 尉屠耆 为王,更名其国为 鄯善 ……丞相﹝将军﹞率百官送至 横门 外,祖而遣之。”《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尝至 郿 行坞,公卿已下祖道於 横门 外。”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 横门 道。”
《國語辭典》:路道 拼音:lù dào
1.道路。《明史。卷三一七。广西土司列传一。浔州》:「然府江东西两岸,大、小桐江、洛口与断藤峡、朦胧、三黄等处,村巢接壤,路道崎岖,聚众劫掠,终不能除。」《水浒传》第四七回:「你便从村里走去,只看有白杨树,便可转湾。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湾,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如有别的树木转湾,也不是活路。」
2.门路、途径。《朱子语类。卷四九。论语。子张篇》:「若是经一番,便自知得许多路道,方透彻。」《海上花列传》第一四回:「张小村道:『俚要寻点生意,耐阿有啥路道?』」
3.类属、派系。如:「那虎背熊腰的汉子不知是哪个路道的?」
2.门路、途径。《朱子语类。卷四九。论语。子张篇》:「若是经一番,便自知得许多路道,方透彻。」《海上花列传》第一四回:「张小村道:『俚要寻点生意,耐阿有啥路道?』」
3.类属、派系。如:「那虎背熊腰的汉子不知是哪个路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