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23,分1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长养
长流
少长
长安道
长川
长洲
长贫
长缨
长公
官长
长镵
长存
长才
长恨
于长
《漢語大詞典》:长养(長養)
(1).抚育培养。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汉 仲长统 《理乱篇》:“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清 薛福成 《顾贞女传》:“ 贞女 抚之,如抚 福基 ,长养教诲,以至成人。”
(2).长大;生成。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敦煌曲子词·叹五更》:“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孃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 李广田 《山水》:“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他们说那是从什末山岳里采来的,曾在什末深谷中长养,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末滑,这末圆,又这末好看。”
《國語辭典》:长流(長流)  拼音:cháng liú
绵延的河川。《文选。张衡。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文选。卢谌。赠崔温诗》:「平陆引长流,岗峦挺茂树。」
《漢語大詞典》:少长(少長)
稍微长久。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逯钦立 注:“少长,少久。”晋书·袁乔传:“与将军游处少长,虽世誉先后而臭味同归也。”
(1).年少的和年长的。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
(2).从年少到长大。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张希望 ﹞笑曰:‘吾少长以来,未曾知此事,公毋多言。’”
《漢語大詞典》:长安道(長安道)
汉 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 长安 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 南朝 陈后主 、 徐陵 和 唐 代 韦应物 、 白居易 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國語辭典》:长川(長川)  拼音:cháng chuān
1.长的河川。《文选。曹植。洛神赋》:「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
2.长久、连续不断的意思。《西游记》第四四回:「那仙长奏准君王,把我们画了影身图,四下里长川张挂。」
《國語辭典》:常川  拼音:cháng chuān
1.经常不断。元。郑光祖《老君堂。楔子》:「我做将军古怪,厮杀相持无赛;常川吊下马来,至今跌破脑袋。」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一七出:「少则少千里之遥,须则要号头明,烽瞭远,常川看好。」
2.通常、一般。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上的马去,常川不济;听的厮杀,帐房里推睡。」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打死人不偿命,常川则是坐牢。」
《漢語大詞典》:长洲(長洲)
(1).水中长形陆地。《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汉 王粲 《登楼赋》:“挟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长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太湖 北。 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 石城 ,走犬 长洲 。”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 朝夕 之濬池,佩 长洲 之茂苑。”
(3).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详“ 十洲 ”。
《漢語大詞典》: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骈字类编》:长贫(长贫)
唐 李商隐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國語辭典》:长缨(長纓)  拼音:cháng yīng
1.长带子。《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二》:「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
2.比喻达官贵人。《文选。江淹。杂体诗。陆平原》:「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漢語大詞典》:长公(長公)
(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汉书·夏侯胜传:“ 夏侯胜 字 长公 。”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 字 长公 。”
(2). 宋 苏轼 为 苏洵 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復斋漫録》云:‘当时以 东坡 为 长公 , 子由 ( 苏辙 )为 少公 。’” 宋 张耒 《赠李德载》诗:“ 长公 波涛万顷海, 少公 峭拔千寻麓。” 明 焦竑 《李氏〈焚书〉序》:“ 宋 元丰 间,禁 长公 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
《國語辭典》:官长(官長)  拼音:guān zhǎng
1.官员的通称。《老子》第二八章:「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2.旧时泛指带兵的军官。如:「一位官长带著一队士兵,在客栈里休息。」
《國語辭典》:长镵(長鑱)  拼音:cháng chán
一种翻土的农具。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一。农器。图谱一》:「长镵,踏田器也。……柄长三尺馀,后偃而曲,上有横木如拐,以两手按之,用足踏其镵柄后跟,其锋入土,乃捩柄以起垡也。」清。方苞〈左忠毅公轶事〉:「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
分類:田农农具
《國語辭典》:长存(長存)  拼音:cháng cún
长久存在。《文选。张衡。西京赋》:「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乎陵墓?」《三国演义》第六○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國語辭典》:长才(長才)  拼音:cháng cái
特出、专精的才能。如:「一展长才」。
分類:优异才能
《漢語大詞典》:长恨(長恨)
(1).犹言遗恨千古。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所怀不章,长恨黄泉。”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何意老志復不从哉?万年之日长恨矣!”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三盃取醉不復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2).指千古之遗恨。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3). 唐 白居易 所作《长恨歌》的略称。 唐 白居易 《编集拙诗戏赠元九李二十》:“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韵府拾遗 阳韵》:于长(于长)
汉书艺文志于长天下忠臣九篇注平阴人
分类: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