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长进(長進)  拼音:zhǎng jìn
增长进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妻父妻母看见别人不放他在心上,也自觉没趣,道:『女婿不争气,没长进。』」《红楼梦》第四八回:「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國語辭典》:不长进(不長進)  拼音:bù zhǎng jìn
1.没有进步。《宋书。卷七。前废帝本纪》:「书不长进,此是一条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身与君别多年,君义言了不长进。」也作「不长俊」。
2.比喻人行为不端,没出息。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哥哥,这等人不长进,则待馋处著嘴,懒处著身,不撚了他去,待做甚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元来那婆子虽数上了三十多个年头,十分的不长进。」也作「不长俊」。
《国语辞典》:没长进(没长进)  拼音:méi zhǎng jìn
不求上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女婿不争气,没长进。」《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不瞒诸公说……,兄弟在这里无所事事,别的学问没有长进,于这嫖界上倒著实研究。」
分类:不求上进
《漢語大詞典》:出长(出長)
犹长进。《续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各人武艺,一日长似一日,连 双福 等都有出长。”
分類:出长长进
《漢語大詞典》:益进(益進)
长进;增进。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序》:“惟 愈 也,业不益进,行不加修,顾惟未死耳。” 李大钊 《再论新亚细亚主义》:“凡是 亚细亚 的民族被人并吞的都该解放,实行民族自决主义,然后结成一个大联合,与 欧 美 的联合鼎足而三,共同完成世界的联邦,益进人类的幸福。”
分類:长进增进
《國語辭典》:出息  拼音:chū xí
1.佛教用语。称呼出的气息为「出息」。
2.生产所得的利润。《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梁尚宾听说,心中又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红楼梦》第五六回:「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里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
《國語辭典》:出息  拼音:chū xī
1.努力向上的趋势。《老残游记二编》第四回:「把我们的待你好意,都摔到东洋大海里去,真没良心!真没出息!」《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从来说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能够好名这人总算还有出息。」
2.利益、好处。《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现在这两年,听说出息比前头好,所以价钱也就放大了。」
3.少年男女到了青春期间,体态容貌转为美好出众。《红楼梦》第二七回:「见智能儿越发长高了,模样儿越发出息了。」
《國語辭典》:长俊(長俊)  拼音:zhǎng jùn
长进,有所增长改善。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你这厮贪酒溺脚跟,一世儿不得长俊。」《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若学了这等下贱之事,这有甚么长俊?」
分類:长进上进
《漢語大詞典》:月将(月將)
每月有长进。《诗·周颂·敬之》:“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唐 陆贽 《鸿渐赋》:“琢玉者日就其功,为学者月将其益。”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一似小儿学,日就復月将。”
分類:长进
《國語辭典》:侑食  拼音:yòu shí
1.劝食。《周礼。天官。膳夫》:「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礼记。玉藻》:「凡侑食不尽食,食于人不饱。」
2.陪伴尊长或宾客而食。
3.附祭。宋。苏轼〈议富弼配享状〉:「国朝祖宗以来,皆以名臣侑食清庙。」
《漢語大詞典》:侑祠
配享,以后死的功臣、贤哲附祭于祖庙。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祠庙》:“ 泰伯庙 ,在 閶门 内,旧在门外…… 延陵季子 侑祠焉。” 泰伯 是 春秋 吴 始立的国君, 延陵季子 ( 季札 )是他的二十代孙。
《漢語大詞典》:顿进(頓進)
急成;顿然长进。列子·天瑞:“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 杨伯峻 注:“此文进与亏相对,下文亦不觉其成,承不进而言……则进犹成也。”晋书·羊祜传:“常以智力不可顿进,恩宠不可久谬,夙夜战悚,以荣为忧。”新唐书·杜正伦传:“ 恩恭 归,谓人曰:‘与 杜公 评文,今日觉吾文顿进。’”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积 闻此言,省悟,所学顿进。”
分類:顿然长进
《漢語大詞典》:侍食
陪侍尊长进食。礼记·曲礼上:“侍食於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论语·乡党:“侍食於君,君祭先饭。” 清 方苞 《七思·伯姊》:“年过二十兮即为嫠,侍食重闈兮苦抑悲。”
《漢語大詞典》:御食
(1).谓君长进食时在一旁侍候。礼记·曲礼上:“御食于君,君赐餘,器之溉者不写,其餘皆写。” 郑玄 注:“劝侑曰御。”礼记·内则:“父没母存,冢子御食。” 郑玄 注:“御,侍也,谓长子侍母食也。”
(2).即御膳。后汉书·灵帝纪:“詔减太官珍羞,御食一肉。”北齐书·邢邵传:“ 太昌 初,敕令恆直内省,给御食。”新唐书·百官志二:“典膳、掌膳各四人,掌调和御食温凉寒热,以时供进。”参见“ 御膳 ”。
《漢語大詞典》:御膳
帝王的饮食。汉书·王莽传上:“衣重练,减御膳。” 唐 刘禹锡 《代谢赐酒食状》:“伏以恩降王人,荣分御膳。” 明 唐顺之 《旸谷吴公传》:“其分御膳,啖公有左右近幸所不能得,而公得之。”
《國語辭典》:尝膳(嘗膳)  拼音:cháng shàn
尊长进膳前,先由小辈或下属品尝膳食是否合口,以示敬意。《北史。卷九○。艺术传下。许智藏传》:「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国语辞典》:吃土  拼音:chī tǔ
植物的根生长进入泥土里。如:「榕树根吃土,一盘紧,树干就挺直了。」
《国语辞典》:盛果期  拼音:shèng guǒ qí
果树的生长进入成熟期,而结果量达到高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