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庚伯
旧时对同年龄的男性长辈的尊称。多用于名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 楚 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謁,呼庚兄庚弟,子姪呼庚伯,习俗然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死后欲寻三娘,而不知其处;近遇庚伯,始相指示。”
《漢語大詞典》:劣丈
犹愚丈。世交长辈自谦之称。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二:“ 莱公 ( 寇準 )知 开封府 ,一旦,问 嘉祐 ( 王嘉祐 )曰:‘外人谓劣丈云何?’ 嘉祐 曰:‘外人皆云丈人旦夕入相。’”
《國語辭典》:谕帖(諭帖)  拼音:yù tiě
晓告的文帖。《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发了一个谕帖,谕门下总管叫茶厨伺候。」
《國語辭典》:姻弟  拼音:yīn dì
称谓。姻亲中同辈相互间的谦称或姻亲中长辈对晚辈的谦称。《儒林外史》第五○回:「姻弟席上被官府锁了客去,这个脸面却也不甚好看!」
《國語辭典》:姻伯  拼音:yīn bó
称谓。对兄弟的岳父、姊妹的翁舅或亲疏前辈等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是我的一位姻伯。」
《漢語大詞典》:荫势(蔭勢)
因受长辈荫庇而拥有权势。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 梁皇后 恃姊兄荫势,恣极奢靡。”
《漢語大詞典》:札饬(札飭)
(1).写信训斥。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见书怒甚……遂札飭余曰:‘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且称姑曰令堂,翁曰老人,悖憀之甚!’”
(2).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发文训示。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当经 薛大臣 札飭 上海道 ,传諭 美国 在 沪 之领事。”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仰内务部会同军务部,出示晓諭,并札飭所属,切实调查,无论何处何人招兵,须确係有公文。”
(3).指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的训示公文。《冷眼观》第十三回:“﹝制臺﹞説着就随手拿过一张札飭来,指着那官衔道:‘这 两湖 总督部堂 张 ,就是兄弟。’”
《國語辭典》:拖麻拽布  拼音:tuō má zhuài bù
穿著丧服。指服丧。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四折:「俺有日百年身死后,天那!知他谁是拖麻拽布人。」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待著他当家主计为门户,你又待著他拖麻拽布临坟墓。」也作「拽布披麻」、「拽布拖麻」。
《國語辭典》:肃呈(肅呈)  拼音:sù chéng
敬谨呈献。为书信用语。
《国语辞典》:淘气鬼(淘气鬼)  拼音:táo qì guǐ
形容过于顽皮的人。通常为长辈指称顽皮孩子的代称。
《漢語大詞典》:押岁盘(押歲盤)
指旧时除夕长辈给小孩的用盘盛的各种礼物。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七:“杉上又挂小牛、小马、飞艇、镰刀、千里镜,种种纸制玩具……做送小儿童的礼物--好一似 中国 的‘押岁盘’。”
《國語辭典》:爷儿们(爺兒們)  拼音:yé ér men
1.长辈男子和晚辈的合称。《西游记》第八三回:「不问他要人,却问谁要?你两个且在此把守,等老孙执此牌位,径上天堂玉帝前告个御状,教天王爷儿们还我师父。」《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只恐怕素姐还像那一遭似的暗来放火,爷儿三个轮替著醒了防他。还怕他等爷儿们去了有甚恶意,狄员外又到关帝庙里求了一签。」也作「爷们儿」。
2.泛指男子。或含誇耀的语气。如:「就这样低头认错,岂不挫了咱爷儿们的锐气!」《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哦,我错了露著你们先亲后不改,欺负我老迈无能?这么著,不信咱们爷儿们较量较量。」《孽海花》第三○回:「看到得意时,和爷儿们一般,在怀里掏出红封,叫丫鬟们向戏台上抛掷。台上就有人打千谢赏,嘴里还喊著谢某太太或某姑娘的赏!」也作「爷们」。
3.丈夫。《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素姐说:『我还问你件事:姓刘的娘儿两个,你爷儿们弄神弄鬼发付在谁家哩?』」也作「爷们儿」。
《國語辭典》:爷儿俩(爺兒倆)  拼音:yé ér liǎng
男性尊长与幼辈的合称。表示亲切、亲近。如父亲与子女,伯、叔父与侄儿、侄女,祖父与孙子、孙女等。
《国语辞典》:南极呈祥(南极呈祥)  拼音:nán jí chéng xiáng
祝贺男性长辈多福长寿的生日颂词。
《国语辞典》:南极腾辉(南极腾辉)  拼音:nán jí téng huī
祝福男性长辈如南极星般福寿绵长的生日贺词。如:「经理的祖父过九十岁大寿,公司以题有『南极腾辉』的匾额作为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