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巴山  拼音:dà bā shān
山脉名。在陕西省西乡县东南,范围包括汉水、长江之间诸山。也称为「巴岭山脉」。
《漢語大詞典》:黄牛滩(黄牛灘)
长江 中的滩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江水 又东逕 黄牛山 ,下有滩,名 黄牛滩 。”《瞭望》1991年第52期:“在 长江 西陵峡 中段,有一处礁岩横生的 黄牛滩 ,滩边有座享祀千年的古庙,这就是历代文人多有歌咏的 黄牛庙 。”
分類:长江
《國語辭典》:安徽省  拼音:ān huī shěng
省名。是取安庆(今怀宁)和徽州(今歙县)两府的首字而得名。大部分属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东界江苏、浙江,西界河南、湖北,南界江西,面积约十四万六千三百平方公里,省会合肥市。简称为「皖」。
《漢語大詞典》:鹊浦(鵲浦)
流经 安徽 境内、中有 鹊洲 的 长江 江面。 清 王柏心 《捉船行》:“健儿应募充长征,东下 雷池 更 鹊浦 。”
《漢語大詞典》:鹊洲(鵲洲)
在今 安徽 铜陵 至 繁昌 长江 中。 鹊头 为 铜陵 西南 鹊头山 , 鹊尾 为 繁昌 东北 三山 。西对 无为 ,为 江 流险要之处。太平御览卷三四引 晋 张僧鉴 《浔阳记》:“ 鹊洲 在县北。”通典·州郡十一:“ 梁 置 南陵郡 , 陈 置 北江州 ,有 鹊洲 ……左传 昭公 五年 楚 败 吴 於 鹊岸 ,即此也。”
《漢語大詞典》:淫预石(淫預石)
即 滟预堆 。 长江 瞿塘峡 口的险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白帝城 ﹞水门之西, 江 中有孤石,为 淫预石 。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则没,亦有裁出处矣。”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三:“ 巴东 有 淫预石 。 淫预 即 灧澦 也。‘淫’、‘灧’声相近,后人又加水旁。”南史·庾子舆传:“ 巴东 有 淫预 ,石高出二十许丈,及秋至,则纔如见焉。”
《漢語大詞典》:饮马长江(飲馬長江)
在 长江 边给战马喝水。谓渡 江 南下进行征伐。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幘投地,曰:‘乃坏汝万里 长城 。’ 魏 人闻之,皆曰‘ 道济 已死, 吴 子辈不足復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 长江 之志。”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骄》:“神兵到来谁敢阻,饮马 长江 滸。”亦省作“ 饮江 ”。 宋 魏了翁 《与李舍人书》:“此处正当衝要,若放令韃骑南牧,则 庐信 、 黄蘄 最切,莫不有饮 江 之虑矣。”
《國語辭典》:镇江市(鎮江市)  拼音:zhèn jiāng shì
城市名。江苏省省会,位于长江与运河的交点,有京沪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旧称为「京口」、「京江」。
《漢語大詞典》:长兴岛
长江口第二大沙岛。原为出露水面的若干小沙洲。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人工筑坝围垦,逐渐连成整体。面积74平方千米。以产柑橘闻名。
《漢語大詞典》:长源公(長源公)
(1).古代 淮河 神的封号。旧唐书·玄宗纪下:“﹝ 天宝 六载﹞封 河瀆 为 灵源公 , 济瀆 为 清源公 , 江瀆 为 广源公 , 淮瀆 为 长源公 。”
(2).指 长江 之神。 唐 李白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谨以三牲之奠,敬祭于 长源公 之灵。”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 长江 ,源远流长,应是 长源公 。”
《漢語大詞典》: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漢語大詞典》: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中国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各省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667万公顷,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建设时间为1989-2015年。
《國語辭典》:长江三峡(長江三峽)  拼音:cháng jiāng sān xiá
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自白帝城至巫山县大宁河口,称为「瞿塘峡」,大宁河口至巴东官渡口称为「巫峡」,为三峡中最长的一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为「西陵峡」。峭崖壁立,水道曲折多险滩,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
《漢語大詞典》:长江三日
散文。刘白羽作。1961年发表。描绘重庆至武汉的长江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作品写景状物,笔墨多变,并大量引用传说、民谣、古诗,咏物言志,情理交融。
《国语辞典》: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拼音:cháng jiāng sān jiǎo zhōu
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浙江省东北部,面积约四万平方公里。雨量充沛,湖泊和人工渠道密布。盛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花生、蚕丝和鱼虾等,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亦是中国大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