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铜锤(銅鎚)  拼音:tóng chuí
1.武器名。铜制的锤。《元史。卷二○五。奸臣传。阿合马传》:「因人心愤怨,密铸大铜锤,自誓愿击阿合马首。」也作「铜锤」。
2.一种戏曲的大花脸角色,偏重于唱工。因二进宫一剧中,徐延昭登场时,手执御赐铜锤而得名。也称为「铜锤花脸」。
分類:装备机械
《漢語大詞典》:铜锤花脸(銅錘花臉)
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偏重唱工,因《二进宫》中的 徐延昭 抱着铜锤而得名。后泛称偏重唱功的花脸脚色为铜锤花脸。亦省称“ 铜锤 ”。
《國語辭典》:锤鍊(錘鍊)  拼音:chuí liàn
1.冶金。如:「钢铁必经锤鍊,方能坚强。」
2.磨炼。如:「从艰难困苦中不断锤鍊,才能养成任劳吃苦的习惯、坚强刚毅的体魄、敏锐的知觉和正确的观念。」也作「锤炼」。
《漢語大詞典》:锤锻(錘鍛)
亦作“鎚锻”。 锻造;锤击。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漂流随大海,鎚锻任洪炉。”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自云路经地狱之门……闻号叫鎚锻之声,甚可畏惧。”
分類:锻造锤击
《高级汉语词典》:锤金  拼音:chuí jīn
将金子锻打为薄箔的动作、技艺或过程
《漢語大詞典》:钝锤(鈍鎚)
见“ 钝槌 ”。
《漢語大詞典》:钝槌(鈍槌)
亦作“ 钝鎚 ”。 笨重的槌子。比喻愚钝。晋书·祖纳传:“君 汝 潁 之士,利如锥;我 幽 冀 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自此韜餘刃,终当学钝鎚。”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颇有聪颖士,利锥非钝槌。”
《國語辭典》:锤子(錘子)  拼音:chuí zi
敲打东西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锤击(錘擊)
用锤子敲击。 艾青 《好!》诗:“原来那挡在十字路口的四个牌楼,被工人们呼嚷着锤击着拆掉了。” 王西彦 《鱼鬼》:“可是,当时并没有看见鱼鬼,只听见屋子里一种叮叮的有规律的锤击声。”
《漢語大詞典》:锤钩(錘鈎)
指衡器。钩,秤钩。《宋史·律历志一》:“如闻秬黍之制,或差毫釐,锤钩为姦,害及黎庶。”
分類:衡器
《漢語大詞典》:锤打
用锤子敲击。例如:锤打成箔的金子。
《漢語大詞典》:连锤(連鎚)
即流星锤。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凡部有彊弩二百,鎛斧辅之;劲弓二百,越银刀辅之;长戈二百,掇刀辅之;短矛二百,连鎚辅之。”
《韵府拾遗 支韵》:铦锤(铦锤)
贡奎诗或负如堕炮或利如铦锤
《漢語大詞典》:袖锤(袖鎚)
见“ 袖椎 ”。
《漢語大詞典》:袖椎
亦作“ 袖鎚 ”。 袖中暗藏铁椎。 魏安禧王 二十年, 秦 围 赵 , 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 , 鄙 按兵不动。 魏 公子 信陵君 以计盗兵符,用 夷门 隐士 侯生 策,使“ 朱亥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 晋鄙 ”,夺其军,进击 秦 兵,解 邯郸 之围。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后遂用为典故。 唐 李白 《博平郑太守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鎚人。” 明 刘基 《结袜子》诗:“袖椎夺兵符,救 赵 蜚英声。”
《分类字锦》:踏锤(踏锤)
文献通考大辽有八部其渤海俗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随之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曰踏锤焉
分类:杂乐
《国语辞典》:铅锤(铅锤)  拼音:qiān chuí
铅制的锤,上圆下尖。把铅锤系于丝线末端,使它自然下垂,木工或泥水工用来作为垂直线的标准。
《国语辞典》:八大锤(八大锤)  拼音:bā dà chuí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述宋朝岳飞被金兀朮义子陆文龙所败,参军王佐断臂诈降,赴金营说服陆文龙归宋,并与岳飞联手,大破金兵。剧中宋将岳云、严成方、狄雷、何元庆都使用双钟,所以剧名称为《八大锤》。亦称为《断臂说书》、《朱仙镇》、《车轮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