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锡铁(锡铁)
宋史食货志尚书省言陜西路坑冶已遣官吏提辖措置川路金银坑冶兴废虑失利源诏令陜西措置官兼行川路事坑冶所收金银铜铅锡铁水银朱砂物数令工部置籍签注岁半消补上之尚书省
《漢語大詞典》:行锡(行錫)
僧人出行时率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行走为行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灵彻上人:“﹝ 灵彻上人 ﹞初居 嵩阳 兰若,后来住 匡庐 东林寺 。如 天目 、 四明 、 栖霞 ,及 衡 湘 诸名山,行锡几遍。”
《漢語大詞典》:真锡(真錫)
指僧人所用的锡杖。 唐 戴叔伦 《赠慧上人》诗:“何日却飞真锡返,故人丘木翳寒藤。”
分類:锡杖
《漢語大詞典》:花九锡(花九錫)
谓赠给名花的九种事物。 唐 罗虬 《花九锡》:“花九锡亦须兰蕙梅莲辈,乃可披襟。若芙蓉躑躅望仙山木野草,直惟阿耳,尚锡之云乎。一、重顶帷(障风);二、金剪刀(剪折);三、甘泉(浸);四、玉缸(贮);五、雕文臺座(安置);六、画图;七、翻曲;八、美醑(赏);九、新诗(咏)。”参阅 宋 陶穀 清异录·花谱
分類:名花九种
《漢語大詞典》:锡胤(錫胤)
赐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 范文澜 注:“锡胤,犹言赐姓。”
分類:赐姓
《骈字类编》:锡极(锡极)
书洪范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 诗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漢語大詞典》:宣锡(宣錫)
宣赐。指皇帝赏赐。 宋 王圭 《宫词》之七十:“内家宣锡生辰宴,隔夜诸宫进御花。”
《漢語大詞典》:沾锡(沾錫)
赏赐。宋书·文帝纪:“二千石官长并勤劳王务,宜有沾锡。”
分類:赏赐
《漢語大詞典》:掷锡(擲錫)
南朝 梁 高僧 宝志 和 白鹤道人 都想住到景色特别奇丽的 潜山 山麓去。 梁武帝 要他们把一样东西放往山麓,谁先放到就给谁住。道人飞去一只鹤, 宝志 投去手中的锡杖。在鹤将至时,忽听到空中飞声,只见 宝志 的锡杖已经植立在山麓。事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宝志》。后用以为典。 清 毛奇龄 《蛤上人还住湘溪》诗:“一从掷锡中峰去,二十年来溪路迷。”
《骈字类编》:锡铜(锡铜)
唐书吐蕃传其宝金银锡铜之物类相感志锡铜相和硬且脆水淬 极硬
《骈字类编》:锡方(锡方)
水经注冯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于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矣
《国语辞典》:锡兰(锡兰)  拼音:xí lán
Ceylon
国名。位于印度半岛的东南方。参见「斯里兰卡」条。
《漢語大詞典》:植锡(植錫)
立禅杖于地。谓僧人留止。 明 郑仲夔 《耳新·正缪》:“ 鹅湖 去 铅山县 北十九里, 东晋 时,有双鹅育子成羣而去,故名。至 唐 , 大义禪师 植锡山中,羣鹅復还故处。”
《骈字类编》:崇锡(崇锡)
魏志陈留王奂纪景元二年复命大将军进爵晋公加位相国备礼崇锡一如前诏 晋书郑默传齐王攸当之国下礼官议崇锡典制博士祭酒曹志等并立异议默容过其事坐免
《漢語大詞典》:传锡(傳錫)
谓佛门师徒相传授。锡,指锡杖。 唐 罗隐 《秦望山僧院》诗:“霸主卷衣纔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