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68,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巡锡
锡婢
锡伯族
锡荡锣
锡锭
锡夫人
锡告
锡古子
锡婚
锡匠
锡精
锡剧
锡郡
锡口
锡镴
《漢語大詞典》:巡锡(巡錫)
指僧人云游。锡,指僧人的锡杖。 苏曼殊 《绛纱记》:“未几,天下扰乱,於是巡锡 印度 、 缅甸 、 暹罗 、 耶婆堤 、 黑齿 诸国。”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蒙古·蒙古人之宗教》:“此后每于生存之时巡锡各地,察美好圆满之儿童,默识于心,至于死时预言而遗嘱之。”
《骈字类编》:锡婢(锡婢)
金楼子见铜奴下
《國語辭典》:锡伯族(錫伯族)  拼音:xí bó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东北沈阳、开原等地,及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尔、霍城、巩留等地。所操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使用锡伯文,现多已汉化。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鲜卑后裔,一说属通古斯族,一说与满族同源。初居今呼伦贝尔盟海拉尔东南的绰尔河流域,十七世纪中迁至嫩江、齐齐哈尔一带。十七世纪末,全部被编入满洲八旗。清高宗乾隆年间,一部分人被编为锡伯营,移防新疆,颇有功绩。主要从事农业。信仰多神,少数信奉萨满教及喇嘛教。
《漢語大詞典》:锡荡锣(錫盪鑼)
一种刑具。《天雨花》第二一回:“一样叫做锡盪锣,是用熟铜打成盪锣之式,又将铁索穿了,用鲜红炭火堆砌锣中,却向人背上熨烙。受之者必皮焦肉烂,火毒攻心而死。”
分類:刑具
《高级汉语词典》:锡锭  拼音:xī dìng
浇铸成锭块的商品锡,经过部分精炼,但还含有少量不同杂质(如铜、铅、铁或砷);块锡;与锡板不同的固态锡
《漢語大詞典》:锡夫人(錫夫人)
汤婆子。铜锡制的用以暖足的扁圆形壶。 元 无名氏 东南纪闻卷三:“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煖足,因目为汤婆。 竹谷 罗学温 文之曰锡夫人。”
《韵府拾遗 号韵》:锡告(锡告)
书禹锡玄圭告厥成功李祁黄河赋暨黄河之安流嘉玄圭之锡告
《高级汉语词典》:锡古子
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國語辭典》:锡婚(錫婚)  拼音:xí hūn
西方人对结缗十周年纪念的俗称。
分類:结婚
《國語辭典》:锡匠(錫匠)  拼音:xí jiàng
制造和修理锡制器皿的工匠。
《韵府拾遗 庚韵》:锡精(锡精)
金楼子铜之精为奴锡之精为婢
《漢語大詞典》:锡剧(錫劇)
戏曲剧种。流行于 江苏 南部和 上海 等地。原名“常锡文戏”,由 无锡 滩簧和 常州 滩簧在 清 末合流发展而成。曲调柔和清快,富有 江 南水乡民间音乐的特色。
《骈字类编》:锡郡(锡郡)
魏志明帝纪省锡郡以锡县属魏兴郡
《骈字类编》:锡口(锡口)
水经注见锡水下
《國語辭典》:锡镴(錫鑞)  拼音:xí là
一种釬接材料。旧式的锡镴因多由锡与铅混合而成,故不宜用来釬接各种盛装食物或饮料的器皿。新式的锡镴由锡、铜、锑三者混合而成,因不含铅,故可作此种用途。
分類:方言焊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