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分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分类词汇(续上)
槎栉
参伍错综
嘈嘈切切
厕填
丛缪
犬牙交错
交交牙牙
绞纷
《漢語大詞典》:槎栉(槎櫛)
错杂繁多貌。《淮南子·修务训》:“螘知为垤,貛貉为曲穴,虎豹有茂草,野彘有艽莦槎櫛,堀虚连比,以像宫室,阴以防雨,景以蔽日。”
分類:错杂繁多
《漢語大詞典》:参伍错综(參伍錯綜)
交互错杂。语本易·繋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二曜五纬,参伍错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吾友 虞山 黄子鸿 独能沉酣此书,参伍错综,各得其理。” 罗惇曧 《文学源流·总论》:“易语言为文字,资口耳以简编,参伍错综,文成万变。” 明 唐顺之 《与万思节主事书》:“活数者如揲蓍求卦之初,参伍错纵而阴阳未分者也;死数者如卦昼已成之后,为九为六而阴阳既定者也。”
《漢語大詞典》:嘈嘈切切
(1).象声词。形容重浊与轻细的乐器声错杂喧响。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
(2).象声词。形容杂乱的声音。 叶圣陶 《线下·马铃瓜》:“嘈嘈切切之声愈趋微淡,而书吏点名与廪生唱保的声音却愈见得响亮清楚起来。”
《漢語大詞典》:厕填(廁填)
谓诸物错杂,充填其中。法苑珠林卷六:“是 帝释 所住之处,并是瑠璃所成,众宝厕填。”
分類:错杂充填
《漢語大詞典》:丛缪(叢繆)
错杂缭绕。繆,通“ 繚 ”。 清 唐甄 潜书·权实:“譬之树木,傍蘖丛繆,而枝干枯朽矣。”
分類:错杂缭绕
《國語辭典》:犬牙交错(犬牙交錯)  拼音:quǎn yá jiāo cuò
狗的牙齿上下参差不齐。形容错综复杂。《宋史。卷三三三。俞充传》:「环州田与夏境犬牙交错,每获必遭掠,多弃弗理。」也作「犬牙相错」、「犬牙差互」。
《漢語大詞典》:交交牙牙
错杂貌。 明 张岱 陶庵梦忆·岣嵝山房:“石桥底磴,可坐十人。寺僧刳竹引泉,桥下交交牙牙,皆为竹邮。”
《漢語大詞典》:绞纷(絞紛)
犹交纷。错杂。《淮南子·要略》:“辞虽坛卷连漫,绞纷远援,所以洮汰涤荡至意,使之无凝竭底滞,捲握而不散也。”
分類: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