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瞀妄
错乱荒诞。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石头记:“又以 贾敬 丙辰进士,故乱其辞,以 寳玉 影 揆叙 ,皆瞀妄不足詰。”
分類:错乱荒诞
《國語辭典》:颉滑(頡滑)  拼音:xié huá
1.错乱。《庄子。徐无鬼》:「颉滑有实,古今不代。」
2.不正的言辞。《庄子。胠箧》:「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辨矣。」
分類:错乱混淆
《國語辭典》:辙乱旗靡(轍亂旗靡)  拼音:chè luàn qí mǐ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车辙痕迹紊乱,旗帜四处倒地。形容军队溃败的样子。《孽海花》第二五回:「陆军方面,言、鲁、马、左四路人马,在平壤和日军第一次正式开战,被日军杀得辙乱旗靡。」
《漢語大詞典》:刓缪(刓繆)
损坏错乱。新唐书·郑覃传:“ 覃 以经籍刓繆,博士陋浅不能正,建言:‘愿与鉅学鸿生共力讎刊,準 汉 旧事,鏤石太学,示万世法。’”
分類:损坏错乱
《漢語大詞典》:误乱(誤亂)
迷惑错乱。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司空 潁川 韩稜 ,少时为郡主簿。太守 葛兴 被风病,恍忽误乱, 稜 阴扶辅其政,出入二年。”
分類:迷惑错乱
《漢語大詞典》:肴溷
混淆错乱。 清 沈大成 《学福斋杂著·华严字母跋》:“是同音之字,前轻后重,以此分别,初不肴溷。”
分類:混淆错乱
《国语辞典》:痰火扰心(痰火扰心)  拼音:tán huǒ rǎo xīn
痰火上扰,引起神志错乱的精神病症。主要症状为心烦失眠、多梦易惊,重则神志失常,语无伦次。
《国语辞典》:黑白颠倒(黑白颠倒)  拼音:hēi bái diān dǎo
是非善恶错乱不明。如:「没有證据怎可如此黑白颠倒,诬陷别人呢?」
《国语辞典》:语言颠倒(语言颠倒)  拼音:yǔ yán diān dǎo
言辞错乱,没有条理。《西游记》第二五回:「他两个倒在尘埃,语言颠倒,只叫『怎的好!怎的好!』」
分类:错乱条理
《国语辞典》:岔眼  拼音:chà yǎn
北平方言。牲口因视觉错乱而惊怖恐惧。如:「那匹马岔眼了,拖著车子直往前飞跑。」
《漢語大詞典》:讹简(訛簡)
错乱的简策。 唐 彦琮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加以学尽 庄 微,词殫 李 奥,体二 葛 ( 葛孝先 、 葛洪 )之讹简,究三 张 ( 张陵 、 张衡 、 张鲁 )之诡文。”
分類:错乱简策
《漢語大詞典》:讹殽(訛殽)
亦作“譌殽”。 错乱。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夫里巷恒言,大体不具,以是教授,适使真意譌殽,安得理解也。”
分類:错乱
《漢語大詞典》:妒火中烧
因忌妒而异常激动,心神错乱或狂乱。例如:使他妒火中烧。
《漢語大詞典》:烦舛(煩舛)
繁冗错乱。梁书·处士传·陶弘景:“ 弘景 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无烦舛,有亦輒觉。”
分類:繁冗错乱
《漢語大詞典》:慌错(慌錯)
慌张错乱。
分類:慌张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