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白兵
锐利的武器。亦指手执武器的士兵。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诗:“白兵送我 扬州 去,惟恐北军来捉逃。” 郭孝成 《江苏光复纪事》:“众议僉谓 南京 大局,断不可望平和了结,纵无子弹,寧利用夜间,以白兵决战。” 郭化若 《论孙子的军事思想与哲学思想》:“ 春秋 战国 时期由当时猎具和农具改成的武器,只有铜造的白兵(刀、剑、干、戈、矛、戟、殳、钺和弓、矢等)。”
《漢語大詞典》:铦磨(銛磨)
磨砺使锐利。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笔下銛磨巨闕锋,胸中静灩 西江 水。”
分類:磨砺锐利
《漢語大詞典》:严距(嚴距)
锐利的鸡距。鸡距,鸡跗蹠骨后方所生的尖突物,相斗时用来刺对方。 三国 魏 曹植 《斗鸡篇》:“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
《国语辞典》:鸦嘴锄(鸦嘴锄)  拼音:yā zuǐ chú
一种扁长锐利像鸦嘴的锄头。
分类:锐利锄头
《国语辞典》:割伤(割伤)  拼音:gē shāng
受锐利的物体切割而受伤。如:「他不小心被刀子割伤,急忙用药消毒伤口。」
《国语辞典》:粗画(粗画)  拼音:cū huà
一种装饰技法。利用锐利的器具在土板或石板、石膏板、赤土陶器上刻划线条、花纹、文字的技法。古时地中海地方的文化多藉粗画得以保存。
《漢語大詞典》:鹗睨(鶚睨)
形容勇士的目光锐利。 唐 李白 《大猎赋》:“行甝号以鶚睨兮,气赫火而敌烟。” 王琦 注:“言猎徒勇健,其声猛如虎之号,其视精如鶚之睨也。”
《漢語大詞典》:锋鋋(鋒鋋)
(1).锋芒锐利。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重叠之冠,锋鋋之剑。”
(2).泛指武器。 前蜀 杜光庭 《中和周天醮词》:“草木藂林,尽化锋鋋之状。”
《漢語大詞典》:剡锋(剡鋒)
锐利的锋刃。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若德教治狡暴,犹以黼黻御剡锋也。”
分類:锐利锋刃
《漢語大詞典》:健剑(健劍)
锐利的剑。 唐 温庭筠 《懊恼曲》:“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鐘铅绕指。”
分類:锐利
《漢語大詞典》:利捷
谓锐利敏捷。 辕孙 《露西亚虚无党》一:“手段愈酷烈,如机器愈利捷,则製造新国民更多而易。”
分類:锐利敏捷
《漢語大詞典》:犀刻
谓观察事物锐利深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瑞公:“年三十餘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
《漢語大詞典》:完锐(完鋭)
(1).完备精良。新唐书·马燧传:“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衝冒,器用完鋭。”
(2).坚固锐利。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 駢 恶之,悉兵出营 东塘 ,舟二千艘,戈鎧完鋭,日讨金鼓以侈士志。”
《漢語大詞典》:顽查(頑查)
坚硬而锐利的石渣。 明 徐渭 《湆澹滩》诗:“ 女媧 撒餘砾,顽查搅不化。”
分類:坚硬锐利
《漢語大詞典》:锥矢(錐矢)
一种锐利的短箭,射出后飞行劲疾。战国策·齐策一:“五家之兵,疾如锥矢。” 高诱 注:“锥矢,小矢,喻劲疾也。”《淮南子·兵略训》:“积弩陪后,错车卫旁,疾如锥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