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冬韵》:缩锋(缩锋)
蔡氏口传顿笔先缩锋骤努令顿下衄之其垂露悬针即衄势也
《漢語大詞典》:矢锋(矢鋒)
箭的尖端。列子·汤问:“﹝ 纪昌 飞卫 ﹞相遇於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於地,而尘不扬。”
分類:尖端
《韵府拾遗 冬韵》:悬锋(悬锋)
后汉书段颎传赞段追两狄束马悬锋纷纭腾突谷静山空
《韵府拾遗 冬韵》:扬锋(扬锋)
后汉书蔡邕传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擐甲扬锋不给于务
《漢語大詞典》:天锋(天鋒)
(1).星名。史记·天官书:“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
(2).喻兵戎。 唐 陈子昂 《国殇文》:“帝用震怒兮言剪其凶,出金虎兮曜天锋。”
分類:星名兵戎
《漢語大詞典》:衔锋(銜鋒)
谓心藏杀机。 宋 苏过 《思子台赋》:“吁 犬臺 之谗颊兮,实咀毒而衔锋。”
《国语辞典》:逆锋(逆锋)  拼音:nì fēng
书法上运笔的方法。指运笔的方向与顺锋相反的笔势。一般用在起笔、收笔或钩时。
《骈字类编》:长锋(长锋)
梁洽 金剪刀赋 长锋贮其烟色,秀彩夺其霜明。
《国语辞典》:侧锋(侧锋)  拼音:cè fēng
书法上指运笔时笔心不在笔画中央,笔锋偏侧,称为「侧锋」。
《分类字锦》:华锋(华锋)
见飞景注
分类:
《漢語大詞典》:锋骨(鋒骨)
突出的骨头。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将军威名著 关 陇 ,紫面虬髯锋骨竦。”
分類:突出骨头
《漢語大詞典》:锋角(鋒角)
犹锋芒。 宋 王安石 《与孙子高书》:“兄粹淳静深,文彩焰然,而摧缩锋角,不自夸奋。”参见“ 锋芒 ”。
分類:锋芒
《國語辭典》:锋芒(鋒芒)  拼音:fēng máng
1.刀剑的尖利部分。比喻人的锐气与才华。如:「锋芒太露」。《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2.细微的事情。汉。王充《论衡。超奇》:「锋芒毛发之事,莫不纪载。」
《漢語大詞典》:锋烟(鋒煙)
谓兵乱、战火。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於是 越南 之地,锋烟无警矣。”
分類:兵乱战火
《漢語大詞典》:锋焰(鋒燄)
见“ 锋燄 ”。
亦作“ 锋焰 ”。 锋颖光焰;锋芒气焰。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甘为弃物於一时,使平日所学眇不见锋燄,亦鄙陋之甚也。”《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遐迩贯珍》:“继而邑令復擒其党十七人置狱,锋焰稍戢。”
《漢語大詞典》:锋发(鋒發)
锋芒外露,才华横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安仁 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清 冯桂芬 《蒋丹林制艺序》:“君制艺锋发,毕露颖竖,摧刚陷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