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1,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锋颖
选锋
锋起
文锋
军锋
冲锋
露锋
当锋
青锋
推锋
锋铦
锋铦
辞锋
及锋
刀锋
《國語辭典》:锋颖(鋒穎)  拼音:fēng yǐng
锐气。如:「锋颖显露」。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谀辞弗剪,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漢語大詞典》:选锋(選鋒)
(1).古代指挑选精锐的士兵组成的突击队。六韬·武锋:“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驍骑、驰阵、选锋。”孙子·地形:“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宋 岳飞 《奏颍昌捷状》:“ 贵 遂令踏白军统制 董先 、选锋军副统制 胡清 守城。”明史·戚继光传:“又置輜重营随其后,而以南兵为选锋,入卫兵主策应,本镇兵专戍守。”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这次起义……从各省调集大批优秀骨干,并组成有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支数百名的‘选锋’(先锋队、敢死队),担负发难的重任。”
(2).指某种事物的先驱。 宋 杨时 《观梅赠胡康侯》诗:“欲驱残腊变春风,惟有梅花作选锋。”
《國語辭典》:锋起(鋒起)  拼音:fēng qǐ
如锋刃齐起,锐利难当。《荀子。王制》:「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晋。刘伶〈酒德颂〉:「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分類:纷纷
《漢語大詞典》:文锋(文鋒)
(1).文章的锋芒。谓文章犀利,如有锋芒,故云。 南朝 梁 沈约 《怀旧诗·伤谢朓》:“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 唐 刘长卿 《洛阳主簿赴选伏辞》诗:“器宇溟渤宽,文锋鏌鎁利。” 明 宋濂 《赠朱启文还乡省亲序》:“塤篪交奏,四经之义髓昭明;黼黻相宣,一姓之文锋犀利。”
(2).指剑。谓其锋芒内耀华彩,故云。 唐 窦庠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诗:“手提文锋百炼成,恐刜此鐘无一声。”
《漢語大詞典》:军锋(軍鋒)
(1).先锋。居军前冲锋挫敌。史记·黥布列传:“ 布 常为军锋。”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从 高祖 征 广固 ,常为军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吴三桂 ﹞亲赴 常 澧 督战,驱土司 苗 倮 助军锋;伐 黔 楚 山木,造楼船巨舰。”
(2).军中威势。 黄钺 《陇右光复记·反正巅末》:“ 陕 军伤亡数千,军锋屡挫。”
《國語辭典》:冲锋(衝鋒)  拼音:chōng fēng
突入敌阵冲杀。《魏书。卷九。肃宗纪》:「妖党狂丑,必可荡涤。冲锋斩级,自依恒赏。」
《国语辞典》:露锋(露锋)  拼音:lù fēng
写书法时,笔管斜执,笔锋偏就一边,此种笔法称为「露锋」。
《漢語大詞典》:当锋(當鋒)
谓触其锋芒;抵御。 唐 杜牧 《为中书门下请追尊号表》:“夫西戎强盛,自古无之……广川荐草,尽为所有;健兵倅马,不可当锋。”《旧唐书·懿宗纪》:“况 石琼 未脱衣甲,志在当锋,不能奬其赤诚,翻令擒送贼所。”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 清 军以来势勇猛,莫敢当锋。”
分類:锋芒抵御
《漢語大詞典》:青锋(青鋒)
即青锋剑。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举青锋过处丧多情,到今朝你心还未省。”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 刘娘娘 不索把三尺青锋赐, 寇夫人 他自拣一搭金堦死。”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之二:“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参见“ 青锋剑 ”。
《漢語大詞典》:青锋剑(青鋒劍)
宝剑,利剑。剑身寒光闪烁,锋芒毕露,故称。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不争为青锋剑揽惹了那场灾,还落得赤绳书接受了这重喜。” 明沈采《千金记·遇仙》:“青锋剑可磨,古史书堪读。”
《漢語大詞典》:推锋(推鋒)
摧挫敌人的兵刃。推,通“ 摧 ”。谓冲锋。泛指用兵、进兵。史记·秦本纪:“三百人者闻 秦 击 晋 ,皆求从,从而见 繆公 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勇:“推锋拊鋭,穹庐扰乱,上下相遁,因以轻鋭随其后。 匈奴 必交臂不敢格也。” 晋 左思 《魏都赋》:“推锋积纪,鋩气弥鋭。”新唐书·王宰传:“遂詔 宰 以兵五千推锋,兼统 河阳 行营。”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推锋芩岭,崇祀枫江。”
《漢語大詞典》:锋铦(鋒銛)
(1).犁锄之类农具。
(2).犹锋利。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有破椀在泥中,锋銛如刃。”参见“ 锋利 ”。
(3).犹锋芒。 姚锡钧 《论诗绝句》:“ 丰城 龙剑折磨多,销尽锋銛犹作气。”参见“ 锋芒 ”。
《國語辭典》:锋利(鋒利)  拼音:fēng lì
1.兵器锐利。《三国演义》第四回:「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馀,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
2.比喻言词快捷锐利。唐。刘禹锡〈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诗:「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
《國語辭典》:锋芒(鋒芒)  拼音:fēng máng
1.刀剑的尖利部分。比喻人的锐气与才华。如:「锋芒太露」。《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2.细微的事情。汉。王充《论衡。超奇》:「锋芒毛发之事,莫不纪载。」
《高级汉语词典》:锋铦
犁锄之类农具
《國語辭典》:辞锋(辭鋒)  拼音:cí fēng
形容言词犀利,锋芒如刀刃。如:「他先对有功部属加以褒奖,接著辞锋一转,开始对这次行动的缺失作一番严厉的申斥。」也作「词锋」。
《国语辞典》:及锋(及锋)  拼音:jí fēng
乘锋锐之气。《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后泛指利用有利的时机。
分类:有利时机
《國語辭典》:刀锋(刀鋒)  拼音:dāo fēng
刀刃。如:「这把刀的刀锋非常锐利,你得小心使用!」《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睿宗时,婆罗门献乐,舞人倒行,而以足舞于极铦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