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单(公單)
(1).旧 中国 上海 钱庄在票据清算过程中用以划抵款项的凭单。凡钱庄持有应向他庄收款的票据,当日不能取现,只能分送各庄,领回“公单”。人欠收进公单,欠人发出公单。每晚,各庄集中在汇划总会凭单进行轧算,称为“轧公单”。
(2).旧 中国 上海 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该会凭各银行缴存的房地产、货物、外币证券及国外存款、现金币或现金条等财产,照评价七折,发给三种凭证,其中一种称公单,占四成,可代替现金,流通市面。
《國語辭典》:本金  拼音:běn jīn
1.借给他人以收取利息的母金。
2.经营事业所投下的资本。也称为「本银」。
《國語辭典》:总行(總行)  拼音:zǒng háng
设有分行的银行或商行的总机关。
《国语辞典》:行员(行员)  拼音:háng yuán
商行、银行的职员。
《國語辭典》:纸币(紙幣)  拼音:zhǐ bì
流通于社会的纸制货币,多由国家银行或政府授权的银行发行。如台湾目前有百元纸币、五百元纸币、千元纸币等。也称为「纸钞」。
《國語辭典》:纸钱(紙錢)  拼音:zhǐ qián
祭祀鬼神或葬礼与扫墓时焚烧,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钱。《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新年初一日,叫他到坟上烧纸钱去。」也称为「黄纸」、「钱纸」。
《國語辭典》:汇水(匯水)  拼音:huì shuǐ
银行或邮电局等汇兑机关办理业务汇款时,按汇款金额所收的费用。也称为「汇费」。
《國語辭典》:协理(協理)  拼音:xié lǐ
1.协助办理。《醒世恒言。卷一二。佛印师四调琴娘》:「卿既为僧,即委卿协理斋事。」《红楼梦》第五八回:「将他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府事体。」
2.公司组织内的一种职称。如:「张小姐在公司担任协理已满三年。」
3.职官名。清代设置,负责协助主要大臣处理事务。如总理事务大臣下有协理事务。
《國語辭典》:存款  拼音:cún kuǎn
1.将钱存入金融机构。如:「他刚去邮局存款。」
2.存放于金融机构的钱。如:「你在银行里还有多少存款?」
《國語辭典》:存摺  拼音:cún zhé
金融机构发给存款人的小册子,内容详载存款人的存提记录,可为凭證。如:「邮局存摺」、「银行存摺」。
《漢語大詞典》:行庄(行莊)
银行、钱庄的并称。
分類:银行钱庄
《國語辭典》:透支  拼音:tòu zhī
1.支用款项超过收入。如:「这个月又透支不少钱了。」
2.存户与银行协定,在其存款馀额上可超额动支某一额度的资金贷与方式。
3.所付出的金钱、心力超过所能负荷的限度。如:「体力透支」。
《漢語大詞典》:银团(銀團)
银行业进行联合放款的组织。 茅盾 《子夜》三:“依我看来,你们三位何不先组织起一个银团来。” 茅盾 《子夜》十七:“ 荪甫 ,你猜想来 老赵 说什么银团就是那谣传得很久的托辣斯罢。”
《國語辭典》:存户(存戶)  拼音:cún hù
存款于金融机构的客户。如:「这是本银行准备寄给各存户的贺年卡。」
《國語辭典》:本票  拼音:běn piào
一种票据。发票人签发一定的金额,于指定到期日,由自己无条件支付与受款或执票人的票据。
《漢語大詞典》:农行(農行)
农业银行的简称。《光明日报》1990.12.14:“把农业局、科委、科协、农行、物资局、供销社都召来,像要打一场‘大仗’那样,认认真真开过几次会,他才敢跟老百姓讲大话。”《新华日报》1990.12.27:“ 南京市 农行计算机联网成功。”
分類:农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