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4,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分铜
赎铜
铜锡
顽铜
范铜
范铜
铜盆
铜钟
铜绿
铜鼎
铜声
铜竹
铜雀瓦
吹铜
采铜
《漢語大詞典》:分铜(分銅)
砝码。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四:“我自己实在是不愿意再当 冯妇 ,经过 徐特老 的一番话,在这一倾向上,又加上了一个有重量的分铜。” 郭沫若 《〈文艺论集〉集外·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论辩借新闻杂志以发表,而主持笔政者衡文亦大都以‘名’之分铜以定其斤两。”
分類:砝码
《漢語大詞典》:赎铜(贖銅)
谓交纳铜钱抵销过失。犹罚款。 宋 范仲淹 《答窃议》:“即下法市,则 宗谅 合赎铜,而不当去官。”《元典章·刑部六·诸殴》:“殴打职官,似难赎铜。”
《骈字类编》:铜锡(铜锡)
汉书文帝纪赞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又食货志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他巧者其罪黥以又西域传罽宾地平温和有金银铜锡以为器市列 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官唐书食货志仪凤中濒江民多私铸钱为业诏巡江 督捕载铜锡镴过百斤者没官铁贾岛赠僧诗见 刀下
分类:铜锡
《漢語大詞典》:顽铜(頑銅)
生锈的铜。 宋 梅尧臣 《日蚀》诗:“不觉有物来晦昧,团团一片如顽铜。” 宋 苏舜钦 《览照》诗:“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
分類:生锈
《漢語大詞典》:范铜(範銅)
铸铜。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岛﹞復有一亭,范铜为之。”清史稿·时宪志一:“﹝ 诚亲王 允祉 等﹞乃製象限仪,仪径五尺,范铜为之,昼测日度,夜测勾陈帝星。”
分類:铸铜
《漢語大詞典》:范铜(笵銅)
以模子浇铸铜。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七》:“博物院笵铜为门。”
《骈字类编》:铜盆(铜盆)
续晋阳秋桓宣武与妻妾坐月下流星坠下铜盆水中光如二寸珠颗然妾酌饮之生元 洞天清录馀姚一达官家有古铜盆大如火炉而周回有二十四环婺州马铺岭人家掘得古铜盆而两环在腹下足之上此二器文字所不载或以环低者为欹器中谢氏诗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人谓银花即火树 花光明如银故曰银花殊不知银花亦自有夲昔薛琼至孝父病尝其溲而家甚贫尝出求薪遇老父以一物与之曰此银实也用四壁土种之铜盆中置卧床下当得银足赡汝家琼归如言种之旬日发苗又旬日生花花有银色及结实皆银也
《国语辞典》:铜钟(铜钟)  拼音:tóng zhōng
铜制的钟。《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汉中城固县水际,忽有雷声,俄而岸崩,得铜钟十二枚。」《续资治通鉴。卷一七。宋纪一七。太宗淳化四年》:「销铜钟为箭镝,伐木为竿。」
《國語辭典》:铜绿(銅綠)  拼音:tóng lǜ
铜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中,表层腐蚀为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可用以制造颜料。
《骈字类编》:铜鼎(铜鼎)
宋 范成大 枕上 久病厌闻铜鼎沸,不眠惟望纸窗明。
《漢語大詞典》:铜声(銅聲)
(1).敲击铜而发出的声响。引申指洪亮的声音。 唐 李贺 《马诗》之四:“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王琦 汇解:“铜声,谓马骨坚劲,有如铜铁,故其声亦带铜声也。” 元 冯奖翁 《金马门赋》:“敲铜声於骏骨,撼削铁於霜蹄。”
(2).比喻遒劲的笔力。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谁似你铜声欵识,铁屈珊瑚,几撇斜披薤。”
《漢語大詞典》:铜竹(銅竹)
犹铜符,铜印。古代地方长官所佩。 唐 裴度 《送刘》诗:“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 清 姚鼐 《消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诗:“男儿三十分铜竹,多少功名到白头。”
《漢語大詞典》:铜雀瓦(銅雀瓦)
铜雀台 的瓦。后人取而制为砚,因代指砚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铜雀台瓦:“ 相州 , 魏武 故都。所筑 铜雀臺 ,其瓦初用铅丹杂胡桃油捣治火之,取其不渗,雨过即乾耳。后人於其故基,掘地得之,鑱以为研,虽易得墨而终乏温润,好事者但取其高古也。” 元 刘永之 《寄淦州友人》诗:“古砚自磨铜雀瓦,坐氊还叠罽宾羭。”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四》:“铜雀瓦虽奇品,然终燥烈易乾。乃其发墨,倍于端矣。”亦称“ 铜臺瓦 ”。 清 陈维嵩 《还京乐·万红友为香奁诗三十首用填此阕寄跋卷尾》词:“恰翠承朱亚,澄心纸镇铜臺瓦。”
《漢語大詞典》:吹铜(吹銅)
(1).吹律管。古代,太子初生时,太师吹律管以辨其哭声,从而测定其心性。大戴礼记·保傅:“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太师持铜而御户左……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 王聘珍 解诂:“铜者,律管也。《太师职》曰:‘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 郑 注《典同》云:‘故书同作铜。’六律六同皆以铜为之。” 孔广森 补注:“泣声刚柔清浊,以律辨之,知其性术焉。”
(2).指所吹律管之声。 唐 李纯 《册遂王为皇太子文》:“ 遂王 恒 体乾降灵,袭圣生德,教深藴瑟,气叶吹铜。”
《分类字锦》:采铜(采铜)
汉书食货志贡禹言铸钱采铜一岁十万唐书食货志天下铜坑五十岁采铜二十六万六千斤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