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铎鸣(铎鸣)
北史长孙绍远传尝经韩使君佛寺闻浮图三层上铎鸣其音雅合宫调因取而配奏方始克谐
《漢語大詞典》:征铎(征鐸)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晨起动征鐸,客行悲故乡。” 明 高启 《倦寻芳·晓鸡》词:“征鐸车前都已动,朝衣灯下应初着。”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洪昇 《晓行》诗:“四野絶无人,但闻征鐸响。”
《國語辭典》:秉铎(秉鐸)  拼音:bǐng duó
古人执木铎以施教,后称执掌文教的官吏为「秉铎」。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三。新城北录上》:「博综经史,能括其义理之所在,善诗古文词,于赵宋人文集最熟。秉铎扬州,诸生徒执业问道者,日络绎不绝。」也称为「司铎」。
《国语辞典》:王铎(王铎)  拼音:wáng duó
人名。(西元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十樵、石樵等。明朝天启进士,入翰林,官至礼部尚书,弘光时,召入内阁,后降清,官至尚书,卒谥文安。工行草书,得力于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白。兼能画山水、兰竹。有《拟山园帖》传世。
分类:人名公元
《國語辭典》:司铎(司鐸)  拼音:sī duó
1.古代宣扬教化、颁布政令时击铎警众,故称主持教化的人为「司铎」。《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树表,司铎授钲。」也称为「秉铎」。
2.对天主教东正教神职人员的尊称。
3.鲁国宫殿的名称。《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铎火。」
4.复姓。周时有司铎射,为鲁国大夫。
《漢語大詞典》:鼗铎(鞀鐸)
鼗鼓和木铎。古代察贤和征询民意时用。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明台衢室,盛时隆鞀鐸之悬;雅管风琴,善俗重鞧轩之採。” 清 龚自珍 《对策》:“圣怀冲挹,兼听无遗,瞻鞀鐸之在悬,许圭璋以自达。”
《漢語大詞典》:徇铎(徇鐸)
谓振铎以警众。铎,古代一种大铃,宣示政令时用之。文事用木铎,武事用金铎。语出《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州学名额表》:“国家徇鐸敷文,舞干布化。”参见“ 木鐸 ”。
《國語辭典》:木铎(木鐸)  拼音:mù duó
1.金口木舌的铜铃,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招众注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时来木铎也叮当响,时不至呵兰麝也不生香。」
2.指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骈字类编》:鞞铎(鞞铎)
后赵录石勒传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父周曷朱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庭中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幼而力耕每闻鞞铎之声或在前后归以告其母母曰作劳耳鸣非不祥也
《漢語大詞典》:遒铎(遒鐸)
语出《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孔 传:“木鐸,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后以“遒鐸”喻警世。 梁启超 《新罗马》楔子:“借雕虫之小技,寓遒鐸之微言。”
《漢語大詞典》:凤铎(鳳鐸)
宝塔飞檐上悬挂的铃铎。 唐 储光羲 《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禅塔上温上人》诗:“凤鐸天中鸣,巖梯松下长。”
《國語辭典》:镬铎(鑊鐸)  拼音:huò duó
1.喧闹、忙乱。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那壁厢喜欢杀三贞妇,这壁厢镬铎杀五脏神。」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则见乱交加不知是那个,则听的沸滚滚热闹镬铎。」也作「和铎」、「濩铎」。
2.心中犹疑不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心中镬铎,忖道:『不信此物是宝贝,这等造化不成?』」
分類:糊涂喧闹
《骈字类编》:磬铎(磬铎)
淮南子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鼗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鼗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此而不能远善效忠者则才不足也
《骈字类编》:铜铎(铜铎)
晋书郭璞传时元帝初镇建邺导令璞筮之遇咸之井璞曰东北郡县有武名者当出铎以著受命之符西南郡县有阳名者井当沸其后晋陵武进县人于田中得铜铎五枚历阳县中井沸经日乃止 宋史舆服志明远车古四望车也驾以牛太祖乾德元年改仍旧四马赤质制如屋重櫩勾阑上有金龙四角垂铜铎上层四面垂帘下层周以花版
《漢語大詞典》:天铎(天鐸)
(1).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木铎,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木舌大铃。后即以“天鐸”指为上天宣明教化的权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胡武平 《上吕丞相啟》:‘手提天鐸,鏘正始之遗音;梦授神椽,摈夺朱之乱色。’盖不悟 正始 之为年名也。”
(2).喻指替上天宣布教化的警世之言。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圣如 孔子 ,言为天鐸,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
《骈字类编》:钟铎(钟铎)
宋史李宝传见舟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