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允铄(允鑠)
信美。文选·扬雄〈长杨赋〉:“酌允鑠,肴乐胥。”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允,信也;鑠,美也。言酌信美以当酒。”
分類:张揖
《韵府拾遗 纸韵》:铄矣(铄矣)
虞世南琵琶赋铄矣文教康哉武功
《漢語大詞典》:众铄(衆鑠)
见“ 众口鑠金 ”。
《國語辭典》:众口铄金(眾口鑠金)  拼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
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销。语出《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引申为众口同声,往往积非成是。如:「我们不怕事情有多复杂,只怕真相未白之前大家众口铄金,积非成是,到时候就麻烦了。」也作「群口铄金」。
《漢語大詞典》:流铄(流鑠)
见“ 流金鑠石 ”。
《國語辭典》:流金铄石(流金鑠石)  拼音:liú jīn shuò shí
铄,镕化。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非常炎热,好像能把金、石镕化。《楚辞。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文明小史。楔子》:「虽然赤日当空,流金铄石,全不觉半点歊热。」也作「烁石流金」、「铄石流金」。
《骈字类编》:火铄(火铄)
韩愈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诗 蹂野马云屯,映原旗火铄。
《漢語大詞典》:炎铄(炎鑠)
酷热。 唐 寇坦 母 赵氏 《古兴》诗:“明月流素光,轻风换炎鑠。”
分類:酷热
《漢語大詞典》:谤铄(謗鑠)
非议,毁谤。旧唐书·魏元忠传:“卿累负谤鑠,何也?”
分類:非议毁谤
《漢語大詞典》:陵铄(陵鑠)
欺压;欺蔑。 宋 洪迈 《夷坚甲志·俞一公》:“ 俞一公 ,字 彦辅 , 徽州 婺源 人。使气陵鑠乡里,小民畏法不敢与之竞者,必以术吞其貲,年益老,不改悔。”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六年:“ 安吉 守 何梦然 奉行其事,陵鑠甚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 杨亿 謔侮同舍, 曾巩 陵鑠维桑。”
分類:欺压
《漢語大詞典》:沦铄(淪鑠)
犹消亡。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终古自多恨,幽悲共沦鑠。”
分類:消亡
《韵府拾遗 药韵》:倏铄(倏铄)
梁书张缵传渌池汎澹员波倏铄
《漢語大詞典》:镕铄(鎔鑠)
熔化。 宋 苏轼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之二:“老大服犂锄,解佩付鎔鑠。”宋史·赵安易传:“募工铸大钱百餘进之,极其精好,俄坠殿阶皆碎,盖鎔鑠尽其精液矣。”
分類:熔化
《漢語大詞典》:震铄(震鑠)
见“ 震烁 ”。
《漢語大詞典》:震烁(震爍)
亦作“ 震鑠 ”。 震动,光耀。 黄远庸 《弹劾案与新内阁》:“千里来龙,到此结穴,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匕鬯无惊之新内阁出现者也。”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且君在 中国 卓有声望,皇上及总理衙门均稔知汝为人,君姓名已震鑠寰球。”《〈聂绀弩杂文集〉自序》:“于是就出了在形式上集本国杂文之大成,而在内容上也反叛了本国杂文中间的封建的东西,而且博览精通了世界文学,吸收了它们的精华来丰富了自己的文章,尤其是以新的杂文震铄一世的 鲁迅 。”
分類:震动光耀
《漢語大詞典》:谗铄(讒鑠)
犹谗毁。 唐 权德舆 《祭故张工部文》:“狺狺权倖,恶厥中立,一罹谗鑠,遂去亲近。”
分類:谗毁
《國語辭典》:燋铄(燋鑠)  拼音:jiāo shuò
1.因灼热而销融。唐。赵德〈昌黎文录序〉:「金石燋铄,斯文灿然。」
2.形容天气酷热。宋。韩琦〈苦热〉诗:「阳乌自燋铄,垂翅不西举。」
分類:灼热熔化
《骈字类编》:万铄(万铄)
唐 沈佺期 被弹 万铄当众怒,千谤无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