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鱼铃(鱼铃)
王勃七夕赋启鱼铃而分帝术控虹璧而授神州 高道素上元赋衣不解带坐不更席即鸣鱼铃以登九位控虹璧以朝百辟
《漢語大詞典》:百子铃(百子鈴)
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 晋 王嘉 拾遗记·魏:“帝( 魏文帝 )以文车十乘迎之,车皆鏤金为轮輞,丹画其轂,軛前有杂宝为龙凤,衔百子铃,鏘鏘和鸣,响於林野。” 唐 司空曙 《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
分類:成串
《漢語大詞典》:按铃
用手按铃键。例如:按铃叫仆人上来。
用手按的铃
分類:用手
《骈字类编》:翠铃(翠铃)
刘遵 顿城应令诗 锦笮系凫舸,珠竿悬翠铃。
《國語辭典》:棉铃(棉鈴)  拼音:mián líng
锦葵科棉属植物的果实,也称为「棉桃」。参见「棉花」条。
《國語辭典》:马铃瓜(馬鈴瓜)  拼音:mǎ líng guā
植物名。葫芦科西瓜属。西瓜传统栽培品种之一。瓠瓜形体较小,椭圆形,皮薄味甜。
分類:西瓜
《骈字类编》:铃县(铃县)
淮南子兵不必胜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为苟发故胜定而后战铃县而后动
《漢語大詞典》:铃眊(鈴眊)
见“ 铃毦 ”。
《漢語大詞典》:铃毦(鈴毦)
亦作“ 铃眊 ”。 一种毛羽结成的织物,四周缀铃。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赤戎金装鞍轡十副,铃毦一具。”一本作“ 铃眊 ”。北史·赤土传:“每门图画菩萨飞仙之象,悬金花铃眊。”
《漢語大詞典》:铃镊(鈴鑷)
缀有垂饰的风铃、鸾铃。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风日,幡旄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西京杂记卷二:“自是 长安 始盛饰鞍马……犹以不鸣为患,或加以铃镊,饰以流苏,走则如撞鐘磬。”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隐隐,铃镊夜将将。”
《韵府拾遗 寒韵》:铃柈(铃柈)
古乐府时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铃柈各相竞
《高级汉语词典》:铃别
盖印识别
《漢語大詞典》:铃架(鈴架)
唐 代兵营的戒严、报警设施。其法是:在围在营房四周的木架上挂铃,当敌人接触它时会发出响声,以便禁戒、迎战。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 朱全忠 穿蚰蜒壕围 凤翔 ,设犬铺、铃架以絶内外。” 胡三省 注:“铃架者,绕营设架,掛铃其上,敌来触之则鸣。”
《骈字类编》:龙铃(龙铃)
云笈七签齐服云霜凤华龙铃腰带虎书首巾飞青
《國語辭典》:金铃子(金鈴子)  拼音:jīn líng zǐ
1.动物名。节肢动物昆虫纲直翅目。体色淡黄,形似蟋蟀而小,善于跳跃。栖息于山区草丛中。雄的前翅长,能互相摩擦而发出清越的声音。
2.楝树结的果实。呈椭圆形如小铃,故称为「金铃子」。也称为「楝实」。
《國語辭典》:警铃(警鈴)  拼音:jǐng líng
遭遇火警或盗窃等非常事故,用以报警的电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