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铁 → 鋨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铁路(鐵路)  拼音:tiě lù
铺设铁轨,供火车、电车通行的道路。如:「北回铁路的修筑,使花莲和台北间的交通方便不少。」也称为「铁道」。
《国语辞典》:铁路局(铁路局)  拼音:tiě lù jú
铁路管理局的简称。负责铁路管理与经营的机构。
《漢語大詞典》:铁路车辆
铁路部门拥有并使用的有轮车辆(如机车、客车或货车)
《高级汉语词典》:铁路职工  拼音:tiě lù zhí gōng
被雇在铁路上工作的人
《漢語大詞典》:铁路支线
由铁路干线分支出来的次要铁路线。一般只有一端与铁路网接通,有些工矿企业和林业专用铁路亦属支线的一种。
《国语辞典》:南回铁路(南回铁路)  拼音:nán huí tiě lù
台湾环岛铁路的一段。自屏东线铁路的枋寮站,贯穿中央山脉,至花东线的卑南站,全长九十八公里二百四十八公尺。民国六十九年七月一日动工,八十一年全线通车。缩称为「南回」。
分类:铁路屏东
《国语辞典》:平汉铁路(平汉铁路)  拼音:píng hàn tiě lù
自北平市经河南省郑县至湖北省汉口市的铁路,长一二一三公里。旧名京汉铁路,现大陆将本线改名为京广铁路的北段。
《国语辞典》:平绥铁路(平绥铁路)  拼音:píng suī tiě lù
铁路名。自大陆地区河北丰台,西北行经察哈尔张垣,折西南至山西大同,北入绥远归绥止,旧称「京绥铁路」,后延伸至包头,并改名「平绥铁路」,今大陆则又改名为「京包铁路」。全长八百多公里,是西北各地货物出入的运输干线。其中丰台到张垣一段,原名「京张铁路」,兴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西元1909),宣统元年(西元1909)完工,总工程师是詹天佑。为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国语辞典》:陇海铁路(陇海铁路)  拼音:lǒng hǎi tiě lù
从江苏省北部连云港,经安徽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兰州的铁路。全长一千七百五十九公里,在徐州与京沪线相交,在郑州与京广线相交,在潼关西与同蒲线相交,可通向东西南北各地,是中国中部一条横贯大动脉。
《国语辞典》:沈海铁路(沈海铁路)  拼音:shěn hǎi tiě lù
辽宁省境内的铁路,自沈阳至海龙县,于民国十六年由国人独立完成,今与吉海铁路接轨通车,长二五一公里。
《国语辞典》:淞沪铁路(淞沪铁路)  拼音:sōng hù tiě lù
自上海至吴淞口的铁路。长十六公里,为京沪铁路的支线,是中国有铁路之始。
《国语辞典》:广九铁路(广九铁路)  拼音:guǎng jiǔ tiě lù
自广州至九龙的铁路,长一百七十八公里。
《国语辞典》:广三铁路(广三铁路)  拼音:guǎng sān tiě lù
自广州石围塘至三水县的铁路,长四十九公里,为粤汉铁路南段的支线。
《国语辞典》:京沪铁路(京沪铁路)  拼音:jīng hù tiě lù
由南京至上海的铁路,全长三百一十一公里。光绪二十九年(西元1903)开工,至光绪三十四年完工,旧称为「沪宁铁路」,民国十八年改为京沪铁路。今大陆地区将此条铁路与原来的北宁铁路、津浦铁路合称为「京沪铁路」,全长一千四百六十公里,是北京通往东南地区的重要纵贯线。
《国语辞典》:胶济铁路(胶济铁路)  拼音:jiāo jǐ tiě lù
自青岛(旧属胶县)起,至济南止,长达三九四公里,全线在山东省境内的铁路路线。清光绪二十三年(西元1897),德国租借青岛,建筑此路,三十年竣工通车。沿线矿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