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铁 → 鋨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铺设(鋪設)  拼音:pū shè
铺陈摆设。如:「铺设铁轨」。《文明小史》第四六回:「等到轮船要开的前半日,把行李发了上去,叫人铺设好了。」
《國語辭典》:通车(通車)  拼音:tōng chē
1.铁路或公路等交通设施完工,开始行车。如:「通车典礼」。
2.每天搭车,往返于住家、学校或工作场所之间。如:「他每天通车上学,得花两个小时。」
《國語辭典》:车流(車流)  拼音:chē liú
往来不绝,有如流水的车辆。如:「每逢例假日,高速公路便车流不断。」
《漢語大詞典》:守车(守車)
(1).古兵车的一种。用于装载辎重给养和防守。 唐 李靖 李卫公问对卷上:“守车一队:炊子十人,守装五人,厩养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 宋 叶大庆 考古质疑卷二:“古者车兼攻守。合而言之,皆曰革车。分而言之,曰革车,又曰轻车、重车……攻车用马,守车牛。攻车七十五人,守车二十五人。在攻车则曰甲士、曰步卒,在守车则曰徒。”
(2).铁路货运列车车长乘用的车厢。内设办公用具及紧急制动阀等。车身较短,一般挂在列车尾部。
《國語辭典》:引线(引線)  拼音:yǐn xiàn
1.缝衣针。
2.从中引导媒介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原来木仙当过几年阔幕友,很认得几省的督抚,清抱合官场来往,尽是他从中做引线的。」《孽海花》第九回:「今听见会说中国语,这是绝好的引线了。」
3.替人拉拢、介绍。《醒世姻缘传》第四回:「也还要晚生与他引引线,扯扯牵儿。」
4.内线、眼线。《野叟曝言》第三六回:「若不是盗贼引线,就是撞钟太岁,只严审他,便知端的。」
5.引火线、导火线。
《國語辭典》:卧车(臥車)  拼音:wò chē
1.备有卧具以供寝息的车子。《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纪》:「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
2.设有卧铺的火车车厢。也称为「寝车」。
《國語辭典》:卧铺(臥鋪)  拼音:wò pù
火车、轮船上供乘客睡觉的铺位。
《漢語大詞典》:道口
(1).路口。 唐 岑参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诗:“ 火山 六月应更热, 赤亭 道口行人絶。”《水浒传》第十一回:“ 柴进 道:‘只是 沧州 道口现今官司张掛榜文;又差两箇军官在那里搜检,把住道口。兄长必用从那里经过。’” 萧红 《生死场》二:“马,车,人渐渐消失在道口了!”
(2).管道或洞穴的出口。 孙犁 《白洋淀纪事·“藏”》:“一棵小小的柳树下面,修造他避难和斗争的小道口。他把几夜来掘出的土,匀整的撒到更远的地里去,在洞口,他安好一块四方的小石板。”《新华月报》1951年第7期:“彻底消除貛洞……跌窝、道口等等的隐患或缺陷。”
(3).铁路与道路的平面交叉处。
《国语辞典》:崞县(崞县)  拼音:guō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滹沱河西岸,有同蒲铁路经过此县,境内盛产水果,以煤矿出名。
《漢語大詞典》:洛阳市
在河南省西部,陇海、焦枝两铁路在此交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等均建都于此,有“九朝古都”之称。1948年设市。人口132.3万(1995年)。为河南西部重要城市,有洛阳拖拉机厂和矿山机械厂。特产洛阳牡丹。名胜古迹有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
《國語辭典》:双轨(雙軌)  拼音:shuāng guǐ
1.两线轨道并列。如:「双轨电车」。
2.两件事可同时进行。如:「双轨学制」。
《漢語大詞典》:双轨制(雙軌制)
指两个系统并行的制度。 邹韬奋 《萍踪寄语》四三:“但﹝ 英国 ﹞教育行政上的现象虽有特殊,而依事实上所演成的所谓‘双轨制’的教育制度……也和其他资本主义的国家没有两样。”
《國語辭典》:军工(軍工)  拼音:jūn gōng
1.关于军事方面的工业。如发展车、船、舰、机、枪炮等工业。
2.军事工程。如建造要塞、机场等。
《國語辭典》:滑行  拼音:huá xíng
滑动前进。如:「他喜欢溜冰时自由滑行的快感。」
《漢語大詞典》:轮路(輪路)
轮船和铁路。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地球之通自 明 末,轮路之盛自 嘉 道 ,皆百年前后之新事,四千年未有之变局也。”
分類:轮船铁路
《国语辞典》:闸北(闸北)  拼音:zhá běi
地名。指上海北部地区。南临吴淞江,京沪、沪杭甬、淞沪等铁路在此处接轨。
《漢語大詞典》:木路
(1).亦作“ 木輅 ”。指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车,只涂漆而不覆以革,亦无金、玉、象牙之饰。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鵠缨。” 郑玄 注:“木路,不鞔以革,漆之而已。”晋书·礼志上:“於是乘舆御木輅以耕,以太牢祀 先农 。”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輅,十有二等……十二曰木輅,以田猎,行乡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仪仗车輅,谓信幡、龙旗、相风鸟、指南车、木輅、象輅、革輅、金輅、玉輅之类。自有三礼图可见,更不缕缕。”
(2).晚 清 初办铁路时建议试制的木轨路。 清 陈虬 《腹地应制木路议》:“铁路之费诚鉅矣,无已则请先以木路,攷木路之始,有 新金山 之人 马斯孟 於其地初开铁路之时,劝用木路,以引火轮车。”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下》:“当择要途,创设木路。木路之法简而易行,所置木式,如大方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