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钳锯(钳锯)
唐书兵志士以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凡火具乌布幕铁马盂布槽锸钁凿碓筐斧钳锯皆一甲床二镰二
《漢語大詞典》:钳口侧目(箝口側目)
口不敢言,邪目而视。谓敢怒而不敢言。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上司荐之曰干员,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鱼肉者,虽痛心疾首箝口侧目,而无如何也。”
分類:不敢敢言
《國語辭典》:钳口挢舌(鉗口撟舌)  拼音:qián kǒu jiào shé
钳口,闭口。挢舌,翘起舌头。钳口挢舌形容因受到惊讶、害怕而闭嘴翘舌,说不出话来。《清史稿。卷三七八。朱琦传》:「一旦遇大利害,抢攘无措,钳口挢舌而莫敢言。」
《國語辭典》:钳口结舌(鉗口結舌)  拼音:qián kǒu jié shé
紧闭嘴巴,舌头像打结一般,不敢发言。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也作「缄口结舌」、「钳口结舌」。
《國語辭典》:钳口结舌(箝口結舌)  拼音:qián kǒu jié shé
紧闭嘴巴,舌头像打结一般,不敢发言。宋。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劄子〉:「臣恐天下之士益钳口结舌,非国家之福也。」也作「缄口结舌」、「钳口结舌」。
《國語辭典》:钳口吞舌(鉗口吞舌)  拼音:qián kǒu tūn shé
钳口,闭口。钳口吞舌指闭嘴不说话。南朝梁。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若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以殒身。」
《漢語大詞典》:钳戾(鉗戾)
强暴凶狠。新唐书·奸臣传上·许敬宗:“ 敬宗 於立后有助力,知后钳戾,能固主以久己权。”
《漢語大詞典》:钳络(箝絡)
犹箝勒。比喻控制约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十:“及其箝络久之,胥一乡皆为所併吞,遂不得不供其奴役,而入租税于一家。”
《漢語大詞典》:钳秣
以木衔马口而秣。围城以此伪装有蓄积。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卒无半菽,马实拑秣。” 吕向 注:“以木横口中,不使食,曰拑秣也。”参见“ 拑马 ”。
《漢語大詞典》:钳马(箝馬)
以箝衔马口使之不能食粟。箝马而秣,是被围困者向敌方显示有积蓄、能固守的一种伪装。《韩诗外传》卷二:“吾闻围者之国,箝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今何吾子之情也。”参见“ 拑马 ”。
分類:马口口使
《漢語大詞典》:钳马(拑馬)
谓围城中以木衔马口使马不能食粟而有秣马之状,伪装成有蓄积,能固守的样子,从而迷惑敌方。《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闻之也,围者,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 何休 注:“秣者以粟置马口中,拑者以木衔其口,不欲令食粟,示有畜积。”按,拑原作“柑”,从 阮元 校勘记改。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徒思拑马之秣,未见烧牛之兵。”
《漢語大詞典》:钳籋
控制;约束。汉书·异姓诸侯王表“箝语烧书” 唐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 许慎 云:箝,籋也。’ 晋 説是也。谓箝籋其口,不听妄言也,即所谓禁耦语者也。箝音其占反,籋音躡。”
分類:控制约束
《漢語大詞典》:钳扭(鉗扭)
束颈缚手的刑具。后汉书·蔡邕传论:“当 伯喈 抱钳扭,徙幽裔,仰日月而不见照烛,临风尘而不得经过,其意岂及语平日倖全人哉!”
分類:束颈刑具
《漢語大詞典》:钳求
探求。鬼谷子·飞箝:“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説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鉤其所好以箝求之。” 陶弘景 注:“既知其所好,乃箝而求之,所好不违,则何説而不行哉!”
《韵府拾遗 纸韵》:钳矢(钳矢)
旧唐书地理志钳矢州属雅州都督
《骈字类编》:钳手(钳手)
宋史杨覃传时讨李继迁调发刍粮覃特皆以急促办为务覃令钳手特令即械颈虽衣冠旧族不免人用怨嗟
《骈字类编》:钳校(钳校)
唐书刑法志病者释钳校给假疾差陪役
《漢語大詞典》:钳形攻势(鉗形攻勢)
两路兵力同时对敌人的两侧进行纵深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