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轩辕钱(軒轅錢)
唐 时钱币名。 宋 洪遵 泉志·奇品:“右轩辕钱, 顾烜 曰:‘今有此钱,径一寸,重五銖,面文为北斗,轩辕之象,背文为矛盾、龙凤之形,谓之北斗星钱。’ 张台 曰:‘ 唐太宗 与建国功臣於禁中驰骑射轩辕钱孔,即此钱也。’”
分類:钱币
《国语辞典》:泉币文字(泉币文字)  拼音:quán bì wén zì
古代铸刻在钱币上的文字。也称为「刀布文字」。
分类:钱币文字
《国语辞典》:烂板洋钱(烂板洋钱)  拼音:làn bǎn yáng qián
镂盖著凹凸状钢戳的钱币。《通俗常言疏證。货财。烂板洋钱》引《梦笔生花。杭州俗语。杂对》:「对钻铅宝,烂板洋钱。」
分类:凹凸钱币
《国语辞典》:浑身铜臭(浑身铜臭)  拼音:hún shēn tóng chòu
铜,钱币。浑身铜臭比喻人贪财、俗气。如:「他是个浑身铜臭的暴发户。」
《国语辞典》:纪念币(纪念币)  拼音:jì niàn bì
为纪念具历史价值的大事而发行的钱币。通常由一国政府发行,图案雕塑较艺术化,一般以金、银等贵金属为材料,具珍藏价值。
《分类字锦》:字含三体(字含三体)
见掐文注
分类:钱币
《国语辞典》:黑杵  拼音:hēi chǔ
黑,指私下或暗地里;杵音谐「楮」,指钱币。黑杵是指从前戏班中票友暗中受取戏分的酬劳。
《国语辞典》:臆想币(臆想币)  拼音:yì xiǎng bì
幻想出来,无中生有的钱币。在钱币正史中根本没有发行,而是由民间商人私铸,纯供把玩、收藏之用。盛行于清末民初。
《国语辞典》:铸币局(铸币局)  拼音:zhù bì jú
政府所设之铸造钱币的机关。
《漢語大詞典》:俸钞(俸鈔)
元 明 时官吏俸金或以钱币支付,称俸钞。 元 初官吏均无俸禄, 中统 三年定百官俸,并另向民户征收。元史·食货志四:“至 武宗 至大 二年……俸钞改支 至元 钞。”明史·食货志六:“﹝ 洪武 ﹞十三年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米、俸钞之制,而杂流吏典附焉。”
《漢語大詞典》:福庆钱(福慶錢)
古代一种用来求吉辟邪的钱币。 宋 洪遵 泉志·厌胜品:“福庆钱,旧谱曰:径寸二分半,重十銖,肉好背面皆有周郭。亦有径寸四分,重十八銖者。文曰:伍男贰女叁公玖卿。”
《分类字锦》:更造四铢(更造四铢)
汉书文帝纪五年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注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文亦曰半两今民间半两钱最轻小者是也
分类:钱币
《漢語大詞典》:二虚
指银子和钱币。元史·赵孟頫传:“古者,以米、绢民生所须,谓之二实;银、钱与二物相权,谓之二虚。”
分類:银子钱币
《漢語大詞典》:方孔钱(方孔錢)
中国 古代钱币的俗称。 秦 以来的古钱币除 王莽 一度行刀布外,中间都有一方孔,故称。方孔钱由“环钱”演变而成,以 秦 的“半两钱”为最早, 清 末的“宣统通宝”为最晚。
《漢語大詞典》:圜钱(圜錢)
古代钱币。 周 始立九府圜法,铸圆形圆孔状钱币,后改为圆形方孔,遂为 中国 古代钱币的基本形状。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里面有五十二个圜钱,斤半白糖,二斤南枣。” 萧清 《中国古代货币史》第三节:“所谓圜钱,就是一种圆形有孔的铜铸币……圜钱最初的形式是圆形圆孔,后来则发展为圆形方孔,这种‘钱圜函方’的形制,正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相符合。”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分類:钱币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