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宫钗(宫釵)
宫女所戴的宝钗。 唐 项斯 《旧宫人》诗:“宫釵折尽垂空鬢,内扇穿多减半风。”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次韵》:“草碧未能忘帝女,燕轻犹自识宫釵。”
分類:宫女
《漢語大詞典》:钗茸(釵茸)
簪头镶饰茸花之钗。 唐 李商隐 《无题》诗:“裙衩芙蓉小,釵茸翡翠轻。” 叶葱奇 解注:“‘釵茸’,即釵上端缀有茸茸的花饰者。”
《分类字锦》:兰钗(兰钗)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 兰钗委坠垂云发,小响丁当逐回雪。
分类:
《骈字类编》:铜钗(铜钗)
唐 王建 寒食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國語辭典》:宝钗楼(寶釵樓)  拼音:bǎo chāi lóu
唐宋时咸阳城内的一著名座酒楼。位于今西安附近。宋。陆游〈对酒〉诗:「但恨宝钗楼,胡沙隔咸阳。」自注:「宝钗楼,咸阳旗亭也。」宋。刘克庄 沁园春。梦孚若词:「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分類:咸阳酒楼
《漢語大詞典》:玉燕钗(玉燕釵)
钗名。洞冥记卷二:“神女留玉釵以赠帝,帝以赐 赵婕妤 。至 昭帝 元凤 中,宫人犹见此釵。 黄諃 欲之。明日示之,既发匣,有白燕飞昇天。后宫人学作此釵,因名玉燕釵,言吉祥也。” 唐 李白 《白头吟》:“头上玉燕釵,是妾嫁时物。” 宋 毛滂 《踏莎行》词:“玉燕釵寒,藕丝袖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綵丝系虎》:“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綾罗製成小虎……以綵线穿之,悬於釵头或繫於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釵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漢語大詞典》:羽钗(羽釵)
(1).装饰翠羽的钗。 汉 王粲 《神女赋》:“税衣裳兮免簪笄,施华的,结羽釵。”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翠蕤羽釵,緑秀金枝。”
(2).因舞女多佩羽钗,故亦指舞妓。 宋 曾巩 《送程公辟使江西》诗:“羽釵絶艳舞回雪,宝剑诸儒谈炙輠。”
《漢語大詞典》:爵钗(爵釵)
雀形的发钗。爵,通“ 雀 ”。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头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分類:发钗
《国语辞典》:钗云(钗云)  拼音:chāi yún
妇女光润柔密的头发。南唐。冯延巳〈忆江南。去岁迎春楼上月〉词:「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国语辞典》:紫玉钗(紫玉钗)  拼音:zǐ yù chāi
戏曲剧目。改编自唐代蒋防所著《霍小玉传》及明代汤显祖所著《紫钗记》。
《漢語大詞典》:鸳钗(鴛釵)
古代妇女戴的钗头,由双股合成,故称。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
《漢語大詞典》:钗佩(釵珮)
钗子和珮玉。泛指妇人饰物。 晋 王嘉 拾遗记·魏:“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釵珮,谓之辟寒金。”
《骈字类编》:长钗(长钗)
南北朝 庾肩吾 南苑看人还诗 细腰宜窄衣,长钗巧挟鬟。
《漢語大詞典》:古钗脚(古釵脚)
见“ 古釵 ”。
《漢語大詞典》:古钗(古釵)
(1).古人用的钗。 唐 张籍 《古钗叹》:“古釵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復得。” 唐 陆龟蒙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釵头。”
(2).亦作“ 古釵脚 ”。比喻书法笔力遒劲。 唐 韦续 《书品优劣》:“ 李阳冰 书似古釵倚物,力有万夫。” 宋 周越 《法书苑》:“ 颜鲁公 与 怀素 同学草书於 鄔兵曹 ,或问曰:‘ 张长史 见 公孙大娘 舞剑器,始得低昂回翔之状, 兵曹 有之乎?’ 怀素 以古釵脚对。”
《骈字类编》:钗动(钗动)
唐 薛能 舞者 绿毛钗动小相思,一唱南轩日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