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花儿针(花儿针)  拼音:huā ér zhēn
绣花用的细针。
分类:绣花花用
《国语辞典》:钉书针(钉书针)  拼音:dìng shū zhēn
装在钉书机内,用来钉书的铁针,外形如ㄇ。也作「订书针」。
分类:铁针外形
《漢語大詞典》:坐卧针毡(坐卧針氈)
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 明 陈与郊 《义犬》第四出:“ 狄灵庆 得命回家,十分侥倖,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针毡。”
分類:不安安宁
《国语辞典》:补针(补针)  拼音:bǔ zhēn
对人体具有滋补效果的注射液。如:「他的身体衰弱,需要注射补针增强体力。」
《国语辞典》:绷针(绷针)  拼音:bēng zhēn
一种用来将物品暂时固定在一起的针。弯曲而有弹性,尖端可以打开或扣住。也称为「别针」。
《国语辞典》:棒针(棒针)  拼音:bàng zhēn
直而无钩的毛线针。
分类:毛线
《国语辞典》:摆针(摆针)  拼音:bǎi zhēn
摆动的针。如天平中柱用来指示的针。
《国语辞典》:电针(电针)  拼音:diàn zhēn
一种以传统的针灸疗法结合现代科技的新医疗方式。方法是先用毫针刺入人体穴位,并在针上通以适量的电流。可广泛的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并可作为手术上的麻醉。
《国语辞典》:燔针(燔针)  拼音:fán zhēn
一种特殊的针刺法。其方法是将金属针的尖端烧红后,迅速刺至人体一定部位的皮下组织,并迅速拔出。这种方法多用于治疗外科某些疾病及风湿性关节炎。也称为「火针」、「烧针」。
《国语辞典》:捣针(捣针)  拼音:dǎo zhēn
一种针灸手法。在针刺入皮下后,于一定的深度,将针反覆上下捣动,而不拔出体外,称为「捣针」。
《国语辞典》:针尖儿(针尖儿)  拼音:zhēn jiān ér
比喻细微。如:「针尖儿般的小事也介意,真不大方。」
分类:细微
《国语辞典》:针线扁(针线扁)  拼音:zhēn xiàn biǎn
旧时妇女放针线等缝纫工具的圆筐。
《国语辞典》:针线盒(针线盒)  拼音:zhēn xiàn hé
装针、线、剪刀等缝纫工具的盒子。
《国语辞典》:针形叶(针形叶)  拼音:zhēn xíng yè
其身细长,其端尖锐似针的叶子,如松叶。也称为「针状叶」。
《国语辞典》:针叶树(针叶树)  拼音:zhēn yè shù
松柏类植物均为木本,叶片多为针形或鳞片状,故称为针叶树,如松、杉、针枞等。针叶树终年常绿,通常分布在高纬度地带或寒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