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空气鎗(空气鎗)  拼音:kōng qì qiāng
一种利用压缩空气原理所制成的工具。可用以清除物件上的灰尘、杂质。
《国语辞典》:腊鎗头(腊鎗头)  拼音:là qiāng tóu
比喻虚有其表,中看不中用。如:「我当你多厉害,原来是个腊鎗头,中看不中用。」也作「蜡枪头」、「镴鎗头」。
《国语辞典》:鎗榴弹(鎗榴弹)  拼音:qiāng liú dàn
装于步鎗上施放的榴弹。
《漢語大詞典》:笔管枪(筆管鎗)
旧式兵器名。柄如笔管,一端装有锐利金属头。《水浒传》第十九回:“船头上立着一箇人,头戴着青箬笠,身披緑簑衣,手里捻着条笔管鎗。”
《國語辭典》:单枪匹马(單槍匹馬)  拼音:dān qiāng pī mǎ
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丝毫助力。如:「他做事总喜欢单枪匹马,不爱呼朋引伴。」也作「匹马单枪」、「匹马单鎗」。
《漢語大詞典》:枪鏦(鎗鏦)
亦作“ 鎗摐 ”。 象声词。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唐 白居易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摐动珮环。” 唐 无名氏 《冥音录》:“丝桐之音,鎗鏦可听。”
《漢語大詞典》:枪底饭(鎗底飯)
锅巴。南史·孝义传上·陈遗:“ 陈遗 ,少为郡吏,母好食鎗底饭。 遗 在役,恒带一囊,每煮食輒録其焦以貽母。”一本作“ 锅底饭 ”。
分類:锅巴
《漢語大詞典》:枪锽(鎗鍠)
象声词。形容大声。 汉 枚乘 《柳赋》:“弱丝清管,与风霜而其雕。鎗鍠啾唧,萧条寂寥。”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九四:“ 毛 诗云:‘鼓钟鎗鍠。’ 毛萇 传:‘从金,皇声。传文作“錚鑅”,误。’”
《漢語大詞典》:枪然(鎗然)
形容金属器物等响亮、清脆的声音。管子·轻重甲:“鎗然击金,士□□帅然。”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鎗,鐘声也。”《淮南子·说山训》:“ 范氏 之败,有窃其鐘负而走者,鎗然有声。”陈书·世祖纪:“每鷄人伺漏,传更籤於殿中,乃勅送者必投籤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新五代史·朱友孜传:“既寐,闻榻上寳剑鎗然有声。”
《漢語大詞典》:趋枪(趨鎗)
亦作“趍鎗”。谓行动快慢合乎节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一个若抹土搽灰,趍鎗出没人皆喜。”参见“ 趋蹌 ”。
《國語辭典》:趋跄(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國語辭典》:匹马单枪(匹馬單槍)  拼音:pī mǎ dān qiāng
比喻不靠他人帮忙,独力行事。《景德传灯录。卷一二。汝州南院和尚》:「汝州南院和尚问:『匹马单枪来时如何?』师曰:『待我所棒。』问:『上上根器,人还接否?』师曰:『接。』」也作「匹马单鎗」、「单枪匹马」。
《國語辭典》:舌剑唇枪(舌劍脣槍)  拼音:shé jiàn chún qiāng
比喻辩论的激烈和言辞的锋利。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使心猿意马,逞舌剑唇枪。」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三二出:「其妻王氏,舌剑唇枪,巧言助逆。」也作「剑舌枪唇」、「唇枪舌剑」。
《漢語大詞典》:铿枪(鏗鎗)
形容音乐钟鼓及其他金属器声音响亮。礼记·乐记:“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鏗鎗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鏗鎗闛鞳,洞心骇耳。” 李善 注:“鏗鎗,钟声也。”汉书·礼乐志:“但能记其鏗鎗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颜师古 注:“鏗鎗,金石之声也。”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却文綵之婬冶,去利剑之鏗鎗。”《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望钟鼓鏗鎗和雅音,鼓瑟也以声辽亮。”
《分类字锦》:景山酒鎗
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望尘不及吾当望岫息心后点在法轮寺子良就见之点角巾登席子良欣悦无已遗点嵇叔夜酒杯徐景山酒鎗
分类:釜甑
《漢語大詞典》:金枪班(金鎗班)
宋 时仪卫军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军头司:“军头司,每旬休……招箭班、金鎗班、银鎗班、殿侍诸军,东西五班,常入祗候,每日教閲野战。”
分類: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