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标枪(標槍)  拼音:biāo qiāng
1.旧式社会的武器,以竹作杆,顶端包著尖锐的铁镞,可以遥掷,用来打猎或杀敌。《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苗酋吓得魂不附体,忙调两百苗兵,带了标枪,前去抵敌。」
2.一种田径运动。比赛时,选手助跑后将标枪掷出,以有效落地距离的远近决定胜负。
3.标枪运动所使用的枪。枪身木制或金属制,中间粗,两头细,前端安著尖的金属头,状似长矛。
《漢語大詞典》:竹鎗
见"竹枪"。
《国语辞典》:鎗杆(鎗杆)  拼音:qiāng gǎn
1.鎗身的部分。
2.鎗枝。如:「拿著鎗杆上战场。」
《漢語大詞典》:鎗摐
见"鎗鏦"。
《漢語大詞典》:枪金(鎗金)
髹漆工艺的一种。在器物上作嵌金的花纹。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鎗金银法:“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为地,以针刻画……然后用新罗漆;若鎗金,则调雌黄;若鎗银,则调韶粉。日晒后,角桃挑嵌所刻缝罅,以金薄或银薄,依银匹所用纸糊笼罩,置金银簿在内,遂旋细切取,铺已施漆上,新绵揩拭牢实,但著漆者自然黏住,其餘金银都在绵上,於熨中烧灰,甘锅内鎔锻,浑不走失。”
《骈字类编》:铜鎗(铜鎗)
演繁露笑林云太原人夜失火欲出铜鎗误出熨斗曰异事火未至已烧失脚
《漢語大詞典》:铮鎗(錚鎗)
同“铮槍”。
象声词。玉石等撞击声。
《漢語大詞典》:铮枪(錚槍)
同“錚鎗”。
象声词。玉石等撞击声。
《国语辞典》:鎗子  拼音:qiāng zǐ
俗称子弹。如:「鎗子打完了。」也作「枪子」。
分类:子弹
《国语辞典》:鎗锽(鎗锽)  拼音:qiāng huáng
拟声词。形容金属相互撞击声。汉。枚乘〈柳赋〉:「鎗锽啾唧,萧条寥寂。」
《国语辞典》:鎗刺  拼音:qiāng cì
刺刀。如:「鎗刺锐利」。
分类:刺刀
《漢語大詞典》:枪枪(鎗鎗)
行列整齐貌。鎗,通“ 蹌 ”。荀子·大略:“朝廷之美,济济鎗鎗。” 杨倞 注:“鎗与蹌同……鎗鎗,有行列貌。”
分類:行列整齐
《漢語大詞典》:枪洋(鎗洋)
金石声。借指文章音韵和谐响亮。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 齐燾 工 东京 六朝 之文,其《玉芝堂集》渊懿鎗洋,鲸鏗春丽。”
《漢語大詞典》:枪枪(鎗鎗)
象声词。形容金属撞击等响亮、清脆之声。后汉书·马融传:“鍠鍠鎗鎗,奏于农郊大路之衢,与百姓乐之。” 李贤 注:“鍠鍠鎗鎗,鐘鼓之声也。” 唐 柳宗元 《舜庙祈晴文》:“鎗鎗笙鏞,坎坎鼓鼙。” 唐 李嘉祐 《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鎗鎗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緑。”
《漢語大詞典》:折足枪(折足鎗)
即折脚铛。 宋 苏轼 《赠月长老》:“子有折足鎗,中容五合陈。”鎗,一本作“ 鐺 ”。参见“ 折脚鐺 ”。
《漢語大詞典》:折脚铛(折脚鐺)
断脚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雷:“騞然坠地,变成熨斗、折刀、小折脚鐺焉。”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茅茨石室,向折脚鐺子里煮饭喫过三十二十年,名利不干怀,财宝不为念,大忘人世,隐跡巖丛。” 清 钱谦益 《送瞿稼轩给事南还》诗:“橛头船里新茶灶,折脚鐺边旧佛龕。”亦省作“ 折鐺 ”。 清 黄宗羲 《顾玉书墓志铭》:“憔悴江湖,红米折鐺。”
《漢語大詞典》:王铁鎗(王鐵鎗)
亦作“ 王铁鎗 ”。 五代 王彦章 的绰号。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彦章 为人驍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鎗,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 王铁鎗 。” 宋 欧阳修 《王彦章画像记》:“公尤善用枪,当时号 王铁枪 。” 元 杨维桢 《王铁枪》诗:“ 王铁鎗 , 梁 武夫,马上双运一百廿斤殳。”
见“ 王铁枪 ”。
分類:绰号
《漢語大詞典》:王铁枪(王铁槍)
亦作“王铁鎗”。五代 王彦章 的绰号。
分類: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