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97,分347页显示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鸣金击鼓
名动金瓯
名覆金瓯
平准基金
抛金弃鼓
潘妃金莲
披金戴玉
良玉精金
脸上贴金
烈火真金
密迹金刚
面如金纸
满眼金星
冒金星儿
太白金星
《国语辞典》:鸣金击鼓(鸣金击鼓)  拼音:míng jīn jí gǔ
敲锣打鼓。古时打仗用来指挥士兵前进后退的信号,藉以助势或示威。如:「他传令军士们鸣金击鼓,准备一举攻下敌人的城池。」
《国语辞典》:名动金瓯(名动金瓯)  拼音:míng dòng jīn ōu
唐玄宗任命宰相,先书写姓名用金瓯罩起。典出《新唐书。卷一○九。雀义玄传》。后用以形容名声很大,是国家选用的栋梁之材。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词:「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也作「名覆金瓯」、「金瓯藏名」。
《国语辞典》:名覆金瓯(名覆金瓯)  拼音:míng fù jīn ōu
形容名声很大,是国家选用的栋梁之材。参见「名动金瓯」条。宋。石孝友〈望海潮。云龙双辅〉词:「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路稳,归拜富民侯。」
《国语辞典》:平准基金(平准基金)  拼音:píng zhǔn jī jīn
外汇管制时,政府一面售出外汇,一面购入,目的在调节供求的基金,称为「平准基金」。
《国语辞典》:抛金弃鼓(抛金弃鼓)  拼音:pāo jīn qì gǔ
金,锣。抛金弃鼓指抛下了助战用的锣鼓。形容战败逃走。《孤本元明杂剧。杏林庄。第二折》:「俺如今不须用力死追复,他每都抛金弃鼓,领著残卒,离营撇寨那厢扑。」
分类:助战锣鼓
《国语辞典》:潘妃金莲(潘妃金莲)  拼音:pān fēi jīn lián
南朝齐废帝宠爱潘妃,让潘妃走在贴在地面的金莲上,藉以赞叹步姿婀娜轻妙。典出《南史。卷五。齐废帝东昏侯本纪》。故后世以此形容妇女的步态轻盈婀娜,或指美人的纤足、足迹。也称为「潘妃步」、「莲步」、「金莲」、「金莲步」。
《国语辞典》:披金戴玉  拼音:pī jīn dài yù
比喻穿戴华丽。如:「婚礼中的新娘子披金戴玉,十分艳丽。」
分类:穿戴华丽
《国语辞典》:良玉精金  拼音:liáng yù jīng jīn
比喻人的才德温润如玉,纯善如金。《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文望尊降,韩退之若泰山北斗;涵养纯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分类:才德
《国语辞典》:脸上贴金(脸上贴金)  拼音:liǎn shàng tiē jīn
本指在神佛塑像上贴上金箔。后比喻显能誇耀或虚誇功德。如:「谦虚点!别老往自己脸上贴金。」
《国语辞典》:烈火真金  拼音:liè huǒ zhēn jīn
纯金不怕在烈火中锻炼。比喻禁得起任何的挑战与考验。如:「他意志坚强,如烈火真金,禁得起考验。」也作「真金烈火」。
《国语辞典》:密迹金刚(密迹金刚)  拼音:mì jī jīn gāng
保护佛法的天人。根据佛教的传说,密迹金刚原为法意太子,后来发愿要经常亲近佛,随侍佛的左右,普闻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后来真的成为五百名随从的首领。密迹金刚原只有一个,但在寺院三门殿内的两侧,各塑一尊,头戴宝冠,袒露上半身,手持金刚杵,作忿怒相。在中国古小说中则说金刚力士是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也称为「金刚力士」。
《国语辞典》:面如金纸(面如金纸)  拼音:miàn rú jīn zhǐ
脸色像金纸一样毫无血色。形容极为愤怒或恐惧。《红楼梦》第三三回:「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往里边书房去。」
《国语辞典》:满眼金星(满眼金星)  拼音:mǎn yǎn jīn xīng
形容视力昏眩迷乱的样子。《红楼梦》第四七回:「只觉得一阵黑,满眼金星乱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了。」
《国语辞典》:冒金星儿(冒金星儿)  拼音:mào jīn xīng ér
眼花撩乱的样子。如:「瞧得我两眼直冒金星儿。」
《国语辞典》:太白金星  拼音:tài bái jīn xīng
1.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参见「金星」条。
2.神话中比喻为神仙。《西游记》第四回:「太白金星领著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不等宣诏,直至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