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金靥(金靨)
(1). 唐 五代 妇女在颊上点染的一种金黄色妆饰。 后蜀 毛熙震 《后庭花》词:“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腻粉半粘金靨子,残香犹暖绣薰笼。”
(2).比喻菊花。 宋 苏舜钦 《和圣俞庭菊》:“类妆翠羽枝,已喜金靨小。”
《漢語大詞典》:金就
用金黄色绸缎扎的球状饰物。后汉书·舆服志上:“朱兼樊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晋书·舆服志:“繁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
《漢語大詞典》:金茧(金繭)
金黄色的蚕茧。比喻灯火。 清 陈维嵩 《瑞鹤仙·上元和康伯可韵》词:“看火蛾金茧,春城飞遍。”
《漢語大詞典》:黄金埒
金黄色的垣墙。指朝廷。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管教人高低不上黄金埒,冷煖难生白玉墀。”
《漢語大詞典》:鱼尾红(魚尾紅)
像鲤鱼尾的颜色,红中略透金黄色。多指晚霞的颜色。 宋 惠洪 《效李白湘中体》诗:“夕光江摇鱼尾红,何处扁舟开晚篷。” 元 宇文公谅 《西湖竹枝词》之三:“断霞洒洒鱼尾红,清唱一声 吴山 东。” 元 乔吉 《梁州第七·射雁》套曲:“鱼尾红残霞隐隐,鸭头緑秋水涓涓。”
《漢語大詞典》:黄金躯(黄金軀)
(1).金黄色的躯干。 南朝 齐 谢朓 《咏蒲诗》:“所悲塘上曲,遂鑠黄金躯。”
(2).宝贵的身体。 唐 陈子昂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诗:“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
(3).指佛身。 唐 李白 《赠僧朝美》诗:“了心何言説,各勉黄金躯。” 王琦 注:“又按后汉书: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各勉黄金躯’者,是勉以修道成佛之意。”
《漢語大詞典》:金麦穗(金麥穗)
古时系帷帐用的形如麦穗的金黄色绳子。 北周 庾信 《梦入堂内》诗:“幔绳金麦穗,帘钩银蒜条。” 倪璠 注:“言金绳如麦穗……象其形也。”亦省作“ 金麦 ”。 宋 杨万里 《题吴梦古乐府》:“金麦褰帷银蒜钩,水光殿后月华楼。”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春闺金麦微微响,青凤脛轻移银网。”
《漢語大詞典》:灿黄(燦黄)
犹金灿灿。形容金黄色。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九:“灿黄的菜花,清澄的池水。”
分類:金黄色
《漢語大詞典》:黄粳
粳稻。稻熟时呈金黄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沈君与:“时 贾收 耘老 隐居 苕城 南横塘上, 沉 尝以诗遗之蟹曰:‘黄秔稻熟坠西风,肥入 江 南十月雄。’”
《漢語大詞典》:郁金丝(鬱金絲)
指杨柳的金黄色的嫩枝。 明 刘基 《杨柳枝词》之五:“ 长干桥 边杨柳枝,千条万缕鬱金丝。”
《漢語大詞典》:金翿
金黄色的大旗。 明 刘基 《满庭芳·二月十一日寿石末公》词:“金翿斜开洞府,羣仙拥翠佩琼裾。”
《漢語大詞典》:郁金翘(鬱金翹)
金黄色的翠翘。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 清 龚自珍 《喝火令》词:“藕丝衫子鬱金翘,立到水芝花上,罗袜未香消。”
《漢語大詞典》:黄漆
漆的一种。光泽呈金黄色。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漆:“今 广 浙 中出一种漆树,似小榎而大。六月取汁漆物,黄泽如金,即唐书所谓黄漆者也。”
《漢語大詞典》:黄带子(黄帶子)
清 代宗室所系的金黄色带子。亦指 清 代宗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凡是神机营当兵的,都是黄带子、红带子的宗室。”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國語辭典》:党旗(黨旗)  拼音:dǎng qí
代表政党精神的旗帜。如:「党旗的颜色与图腾都具有象徵该党精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