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67~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简释
掷地篇:喻文辞优美。唐羊士谔《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府尹虞部孟员外》:“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
例句
赋成先掷地,词高直掞天。 崔日知 冬日述怀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李峤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新。 李端 送郭参军赴降州
代天惊度日,掷地喜开襟。 武元衡 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
掷地金声信有之,莹然冰玉见清词。 卢纶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
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之二
掷地好词凌䌽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
六义惊摛藻,三台响掷金。 钱起 和范郎中宿直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
兴来文雅振,清韵掷双金。 钱赸 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
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
《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卢吴列传·韩信〉~874~
楚以亡龙且,项王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信曰:「足下何不反汉与楚?楚王与足下有旧故。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然得脱,背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在。项王即亡,次取足下。何不与楚连和,三分天下而王齐?今释此时,自必于汉王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邪!」
楚以亡龙且,项王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信曰:「足下何不反汉与楚?楚王与足下有旧故。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然得脱,背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在。项王即亡,次取足下。何不与楚连和,三分天下而王齐?今释此时,自必于汉王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邪!」
典故
相关人物
金石两青荧
相关人物
熊渠子
《新序·杂事第四》~26~
勇士一呼,三军皆辟,士之诚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唱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王之所以拱揖指挥,而四海宾者,诚德之至,已形于外。故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此之谓也。
勇士一呼,三军皆辟,士之诚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唱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王之所以拱揖指挥,而四海宾者,诚德之至,已形于外。故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此之谓也。
例句
人生相感动,金石两青荧。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楚辞补注》卷九〈招魂〉~99~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东汉·王逸注:「铄,销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十日并在其上,以次更行,其热酷烈,金石坚刚,皆为销释也。」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东汉·王逸注:「铄,销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十日并在其上,以次更行,其热酷烈,金石坚刚,皆为销释也。」
典故
寿非金石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古诗十九首〉~347~
〈古诗十九首〉其十一:「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古诗十九首〉其十一:「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典故
志可洞金石
《荀子·劝学篇》~7~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國語辭典》:掷地(擲地) 拼音:zhí dì
1.投掷至地。《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
2.形容文章辞句工巧华美,声调铿锵悦耳。参见「掷地作金石声」条。唐。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诗:「掷地好词凌䌽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2.形容文章辞句工巧华美,声调铿锵悦耳。参见「掷地作金石声」条。唐。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诗:「掷地好词凌䌽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分類:掷地
《漢語大詞典》:掷地金声(擲地金聲)
晋 孙绰 作《天台山赋》成,对友人 范荣期 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范 起初不信,打开来一读,果然赞不绝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孙绰传》。金石,钟罄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文章日就,何惭掷地金声。”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童子遂进毫楮, 灵 即书云:‘胜跡天成説 虎丘 , 可中亭 畔足酣游。吟诗岂让 生公 法,顽石如何不点头。’遂併毫楮掷地,曰:‘佳哉,掷地金声也。’”亦作“ 掷地赋声 ”、“ 掷地有声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掷地赋声难比。”《诗刊》1978年第6期:“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岂但是诗人一个人的情态,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亦省作“ 掷地 ”、“ 掷金 ”、“ 掷金声 ”。 唐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掷地好词凌綵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唐 钱起 《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六义惊摛藻,三臺响掷金。” 清 吴伟业 《周栎园有墨癖漫赋》之一:“含香词赋掷金声,家住 玄都 对 管城 。”
《漢語大詞典》:掷金(擲金)
见“ 掷地金声 ”。
《漢語大詞典》:掷地金声(擲地金聲)
晋 孙绰 作《天台山赋》成,对友人 范荣期 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范 起初不信,打开来一读,果然赞不绝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孙绰传》。金石,钟罄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文章日就,何惭掷地金声。”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童子遂进毫楮, 灵 即书云:‘胜跡天成説 虎丘 , 可中亭 畔足酣游。吟诗岂让 生公 法,顽石如何不点头。’遂併毫楮掷地,曰:‘佳哉,掷地金声也。’”亦作“ 掷地赋声 ”、“ 掷地有声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掷地赋声难比。”《诗刊》1978年第6期:“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岂但是诗人一个人的情态,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亦省作“ 掷地 ”、“ 掷金 ”、“ 掷金声 ”。 唐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掷地好词凌綵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唐 钱起 《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六义惊摛藻,三臺响掷金。” 清 吴伟业 《周栎园有墨癖漫赋》之一:“含香词赋掷金声,家住 玄都 对 管城 。”
《國語辭典》:金石交 拼音:jīn shí jiāo
比喻交情深厚,如金石一般坚固。《汉书。卷三四。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二》:「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漢語大詞典》:金石之交
(1).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 宋 句延庆 《锦里耆旧传》:“今专驰卿列,备达衷怀,重论金石之交,别卜塤篪之分。”亦作“ 金石交情 ”、“ 金石至交 ”。《群音类选·〈葛衣记·到既渝盟〉》:“丝萝契合原非强,为甚把金石交情一旦忘。”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招驸》:“卑人与令兄金石至交,今与娘子又琴瑟永好,想是前缘分定呢。”亦省作“ 金石交 ”。《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 汉王 为金石交,然终为 汉王 所禽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尤梁溪 延之 ,博洽工文,与 杨诚斋 为金石交。” 清 唐孙华 《题蒙泉湄亭图》诗:“生平金石交, 赵傁 託同志。”
(2).指盟约。 郭沫若 《战声集·人类进化的驿程》:“五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这样金石之交我们是否已经缔订?”
(2).指盟约。 郭沫若 《战声集·人类进化的驿程》:“五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这样金石之交我们是否已经缔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