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金星  拼音:jīn xīng
1.行星名。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较地球略小。属于类地行星,外观呈现淡黄色,拥有浓厚大气层,温室效应剧烈,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在古代,金星于日出前出现在东方称为「启明」,傍晚出现在西方则称为「长庚」。也称为「太白」、「太白金星」、「太白星」。
2.头晕眼花时,眼前出现像小点星星的幻觉,称为「金星」。如:「我不小心摔了一跤,眼冒金星,差一点昏倒。」
《漢語大詞典》:金星石
(1).砚石之一种。 宋 杜绾 云林石谱·于阗石:“ 于闐国 石出坚土中,色深如蓝黛。一品斑斕白脉,点点光粲,谓之金星石。” 明 曹昭 格古要论·古砚论·万州金星石:“ 万州 悬崖金星石,资质亚於 端溪 下巖,石色漆黑,细润如玉,水湿之,则金星自见,乾则否。”亦省称“ 金星 ”。 宋 欧阳修 《谱牡丹记·砚谱》:“歙石出於 龙尾溪 ,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 清 钮琇 觚賸·石言:“故当妾视龙尾,媵蓄金星。”
(2).中医学药石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金星石
《漢語大詞典》:金星草
草名。又名凤尾草、七星草。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金星草》:“﹝金星草﹞生 峨眉 青城山 ,叶似萱草,其背有点,双行相偶,黄泽类金星,人号黄星草,亦云金釧草,皆以肖似取之,今医家以傅疽创甚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金星草﹝集解﹞引 掌禹锡 曰:“金星草,西南州郡多有之,以 戎州 者为上。喜生背阴石上浄处,及竹菁中少日色处,或生大木下及背阴古瓦屋上。初出深緑色,叶长一二尺,至深冬背生黄星点子,两两相对,色如金,因得金星之名。”
分類:草名
《漢語大詞典》:金星砚(金星硯)
砚名。 明 曹昭 格古要论·古砚论·砚名:“龙尾砚、金星砚……已上俱出 歙县 ,皆砚之异名。”参见“ 金星石 ”。
分類:砚名
《漢語大詞典》:金星石
(1).砚石之一种。 宋 杜绾 云林石谱·于阗石:“ 于闐国 石出坚土中,色深如蓝黛。一品斑斕白脉,点点光粲,谓之金星石。” 明 曹昭 格古要论·古砚论·万州金星石:“ 万州 悬崖金星石,资质亚於 端溪 下巖,石色漆黑,细润如玉,水湿之,则金星自见,乾则否。”亦省称“ 金星 ”。 宋 欧阳修 《谱牡丹记·砚谱》:“歙石出於 龙尾溪 ,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 清 钮琇 觚賸·石言:“故当妾视龙尾,媵蓄金星。”
(2).中医学药石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金星石
《国语辞典》:满眼金星(满眼金星)  拼音:mǎn yǎn jīn xīng
形容视力昏眩迷乱的样子。《红楼梦》第四七回:「只觉得一阵黑,满眼金星乱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了。」
《国语辞典》:冒金星儿(冒金星儿)  拼音:mào jīn xīng ér
眼花撩乱的样子。如:「瞧得我两眼直冒金星儿。」
《国语辞典》:太白金星  拼音:tài bái jīn xīng
1.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参见「金星」条。
2.神话中比喻为神仙。《西游记》第四回:「太白金星领著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不等宣诏,直至御前。」
《漢語大詞典》:金星地鳝(金星地鱔)
金蛇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金蛇:“金、银、锡,以色与功命名也。金星地鱔,以形命名也。”
分類:
《漢語大詞典》:金星石
(1).砚石之一种。 宋 杜绾 云林石谱·于阗石:“ 于闐国 石出坚土中,色深如蓝黛。一品斑斕白脉,点点光粲,谓之金星石。” 明 曹昭 格古要论·古砚论·万州金星石:“ 万州 悬崖金星石,资质亚於 端溪 下巖,石色漆黑,细润如玉,水湿之,则金星自见,乾则否。”亦省称“ 金星 ”。 宋 欧阳修 《谱牡丹记·砚谱》:“歙石出於 龙尾溪 ,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 清 钮琇 觚賸·石言:“故当妾视龙尾,媵蓄金星。”
(2).中医学药石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金星石
《漢語大詞典》:金星礜
见“ 金星礜石 ”。
《漢語大詞典》:金星礜石
礜石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四·特生礜石:“礜石有数种……桃花礜石、金星礜石、银星礜石、特生礜石,俱是一物,但以形色立名。”亦省称“ 金星礜 ”。
《漢語大詞典》:金星礜石
礜石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四·特生礜石:“礜石有数种……桃花礜石、金星礜石、银星礜石、特生礜石,俱是一物,但以形色立名。”亦省称“ 金星礜 ”。
《漢語大詞典》:狂花
亦作“ 狂华 ”。
(1).不依时序而开的花。 晋 葛洪 抱朴子·循本:“乡党之友不洽,而勤远方之求,涖官之称不著,而索不次之显,是以虽佻虚誉,犹狂华干霜以吐曜,不崇朝而零瘁矣。” 唐 白居易 《早冬》诗:“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宋 苏轼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诗:“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王十朋 集注:“狂花,在史所载,花不以时开,如桃李冬花者,谓之狂花。又金石上生花,亦谓之狂花。”
(2).俗言谎花儿。不会结实的花。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枣:“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落狂花。” 唐 岑参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诗:“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3).盛开的花。 北周 庾信 《小园赋》:“落叶半牀,狂花满屋。”
(4).喻姿色。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宴罢调筝奏离鹤,迴娇转盼泣君前。”
(5).指目眩时眼前乱冒的金星。《楞严经》卷二:“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於虚空别见狂华。” 宋 辛弃疾 《蝶恋花》词:“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6).酒醉后瞪眼发怒谓之“狂花”。 清 蒲松龄 《酒人赋》:“病叶狂花,觴政所禁。如此情怀,不如勿饮。”参见“ 狂花病叶 ”。
《國語辭典》:狂花病叶(狂花病葉)  拼音:kuáng huā bìng yè
比喻醉酒的人。饮酒的人因醉而喧闹者,称为「狂花」;醉而闭目成眠者,称为「病叶」。
《國語辭典》:太白星  拼音:tài bái xīng
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参见「金星」条。
《國語辭典》:太白  拼音:tài bái
1.星名。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第二个行星。参见「金星」条。《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句下唐。司马贞。索隐:「太白晨出东方曰启明,故察日行以处太白之位也。」
2.人名。唐诗人李白的字。参见「李白」条。
3.传说中的河神。《文选。枚乘。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唐。李善。注:「冯迟太白,河伯也。」
4.山名。在陕西省郿县东南。
5.殷商旗名。《战国策。赵策三》:「卒断纣之头,而县于太白者,是武王之功也。」
《國語辭典》:明星  拼音:míng xīng
1.明亮的星。《庄子。盗蹠》:「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2.比喻杰出的人物。如:「电影明星」、「棒球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