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金埴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苑孙,又字小郯,号鳏鳏子、耸翁、浅人、壑门。诸生。康、雍间人。所著书多以“带”名,晚自号带秋老人。云:“浅近之言,视而不下,故以带名之。”所作诗每涉时弊。有《不下带编》、《巾箱说》。
《國語辭典》:金带(金帶)  拼音:jīn dài
以黄金装饰的衣带。《北史。卷五九。李贤传》:「遣使谒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服也,以微申其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刘元普睡到三更,只见两个人幞头象简,金带紫袍,向刘元普扑地倒身拜下。」
《漢語大詞典》:金带围(金帶圍)
芍药之名贵者。也称金腰带。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花之名天下者, 洛阳 牡丹、 广陵 芍药耳。红叶而黄腰,号金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 清 赵翼 《寿全惕庄鹾健六十》诗之一:“玉杯香浥蔷薇露,金带围开芍药枝。”
《漢語大詞典》:紫袍金带(紫袍金帶)
(1).石砚名。
(2).菊花名。《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紫袍金带。一名紫重楼,又一名紫綬金章。”
(3).古代高官的朝服。
《国语辞典》:插金带银(插金带银)  拼音:chā jīn dài yín
形容装扮华丽。《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
分类:装扮华丽
《漢語大詞典》:十三环金带(十三環金帶)
亦作“ 十三鐶金带 ”。 服饰之一。一种带钩的皮腰带。周书·李穆传:“﹝ 李穆 ﹞乃遣使謁 隋文帝 ,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
《漢語大詞典》:十三镮金带(十三鐶金帶)
见“ 十三环金带 ”。
《漢語大詞典》:十三环金带(十三環金帶)
亦作“ 十三鐶金带 ”。 服饰之一。一种带钩的皮腰带。周书·李穆传:“﹝ 李穆 ﹞乃遣使謁 隋文帝 ,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
《分类字锦》:戎服金带(戎服金带)
册府元龟后唐长兴三年云州节度使沙彦㫬奏桑迁谋应太原迁报应州尹晖谋逐杀沙彦㫬晖复部送迁至伏罪遣赐彦㫬尹晖戎服金带钱币及犒赏在城军士
分类:赏赉
《分类字锦》:金带锦袍(金带锦袍)
册府元龟唐高宗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即位于阗国王伏阇信来朝拜右卫大将军又授其子叶护玷为右骁卫将军并赐金带锦袍布帛六千段并宅一区
分类:赏赉
《國語辭典》:重金  拼音:zhòng jīn
1.多金。如:「重金礼聘」。
2.金印。《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吕强》:「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
《漢語大詞典》:金犀
(1).神话传说中的金人。神异经·西荒经:“西方日宫之外有山焉,其长十餘里,广二三里,高百餘丈。皆大黄之金,其石殊美,不杂土石,不生草木。上有金人,高五丈餘,皆纯金,名曰金犀。”
(2).金印和犀角的剑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被我纯繢,带我金犀。” 李轨 注:“金,金印;犀,剑饰。”一说为黄金带钩。 汪荣宝 义疏:“《匈奴传》:‘赐黄金璽、玉具剑。’金即谓璽,则犀当是以犀角为剑饰也。然玉具剑摽、首、鐔、卫尽用玉为之,(彼《传》 孟康 注。)不得以角为饰…… 荣 谓犀者,犀毗之略。 孝文 前六年,遗单于服物有黄金犀毗一,见《匈奴传》。彼 颜 注云:‘犀毗, 胡 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曰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史记·匈奴列传作‘胥紕’,《索隐》云‘胥、犀声相近’,引 班固 与 竇宪 笺云‘赐犀比金头带’是也。然则金犀即黄金犀毗,谓带鉤,故云‘带我金犀’也。”
(3).黄金和犀角。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御赐金犀一簏,与他压惊。”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阿凤》:“卧榻徧饰金犀,光彩耀目,挂流苏帐。”
《漢語大詞典》:宝枕(寶枕)
指 三国 魏 甄后 的玉镂金带枕。 曹植 持此枕,至 洛水 ,思 甄后 而作《感甄赋》,即《洛神赋》。见《文选·曹植〈洛神赋〉》 李善 题注。 唐 李贺 《春怀引》:“宝枕垂云选春梦,鈿合碧寒龙脑冻。”《花月痕》第十五回:“正是:宝枕赠 陈思 , 汉 佩要 交甫 。为歌《静女》诗,此风亦已古。”
《漢語大詞典》:朝带(朝帶)
(1).朝服所系的腰带。有金带、玉带、银带、鍮石带、铜铁带,各有等差。 南朝 梁简文帝 《旦出兴业寺讲诗》:“沐芳肃朝带,驾言抵浄宫。”参阅《古玉图谱·服御部·唐玉龙云朝带》文献通考·王礼八
(2).指宗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且 周 之制,但剏业时一分封耳。子孙之兄弟无尺寸之地也,同聚王畿,其丽不亿,千里之内,何以容之?朝带之乱,势使然也。”
《漢語大詞典》:犀比
即犀毗。黄金带钩。《楚辞·招魂》:“ 晋 制犀比,费白日些。” 孙诒让 曰:“此犀比疑亦指金带鉤言之。”见札迻卷十二。
《漢語大詞典》:御仙带(御仙帶)
绣有御仙花的金带。 宋 赵安仁 既罢参知政事, 真宗 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后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