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迭 → 迭叠”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重峦叠嶂(重巒疊嶂)
形容山岭重重迭迭,连绵不断。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两岸连山无闕,重峦叠嶂,隐天蔽日。”
《漢語大詞典》:猥闶(猥閌)
谓高大的建筑物重迭。形容其多。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自 汉 之初及其中兴,皆於金革略寝之后,然后凤闕猥閌,德阳并起。”
《漢語大詞典》:一重一掩
谓山峦重迭稠密。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之三:“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清 钱谦益 《出芳村抵祥符寺》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到此方知 杜老 诗。” 金 元好问 《赋邢州鹊山》诗:“ 太行 横截九州半,一掩一重俱有态。”
《國語辭典》:衣不重帛  拼音:yī bù zhòng bó
衣著简单朴素,不求质地华美的丝织品。《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晋书。卷七○。刘超传》:「加以处身清苦,衣不重帛,家无儋石之储。」
《漢語大詞典》:嶟沓
山石尖锐重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驻跸山》:“ 昌平 西南二十五里有山,高可十餘丈,石皆壁立,嶟沓欹危,如坠如挽。”
《國語辭典》:急口令  拼音:jí kǒu lìng
一种语言游戏。将拗口易混同的字编组成句,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完,故称为「急口令」。《金瓶梅》第六○回:「我在下一个字也不识,行个急口令儿罢!」也称为「绕口令」。
《漢語大詞典》:层朋(層朋)
重迭并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中怪石层朋,采艳夺眺。”
分類:重迭并立
《漢語大詞典》:层亘(層亘)
重迭联绵。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后:“仰视丹霞层亘,浮屠标其巔。”
分類:重迭联绵
《國語辭典》:层峦叠嶂(層巒疊嶂)  拼音:céng luán dié zhàng
山峰重叠,连绵不断。如:「中央山脉层峦叠嶂,甚为雄伟。」《清史稿。卷三五八。陆有仁传》:「南山内层峦叠嶂,无宽敞环抱之所。」
分類:山峰重迭
《漢語大詞典》:千峰百嶂
形容山峦重迭。 宋 陆游 《晚泊》诗:“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清 梁章钜 《附逢辰和韵》:“千峰百嶂转芝城,添作山厨鱟尾羹。”
分類:山峦重迭
《漢語大詞典》:千层底(千層底)
用许多层布重迭起来衲成的鞋底。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五场:“青布帮千层底,又用白布把里蒙。” 童边 《新来的小石柱》第一章:“脚踏一双千层底的纳帮大头布鞋。”
《國語辭典》:骈拇枝指(駢拇枝指)  拼音:pián mǔ qí zhǐ
骈拇,脚的第一、二指并合为一指。枝指,手的大拇指旁多生一指而成六指。「骈拇枝指」比喻多馀而不必要的东西。《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骈拇枝指,由侈于性,附赘悬疣,实侈于形。」
分類:重迭无用
《國語辭典》:晒图(晒圖)  拼音:shài tú
将描绘在透明或半透明纸上的图和感光纸重叠,或在晒图纸上涂抹感光药剂衬于底图下面,利用日光或灯光曝晒,经由化学变化显影,以复制图纸。
《國語辭典》:山重水复(山重水複)  拼音:shān chóng shuǐ fù
山峦重叠,流水回绕。形容地形复杂。宋。陆游 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漢語大詞典》:山积波委(山積波委)
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形容数量极多。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景 率先应詔距 汴 流中要,起巨楼十二间……后邀鉅货於楼,山积波委,岁入万计。”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正俗》:“上司文移之庞杂,山积波委,日勤职业,犹惧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