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任重
(1).负重,载重。承受重物。国语·鲁语上:“吾闻之,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韩非子·人主:“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而致远道者,以筋力也。”
(2).担负重大的责任。国语·周语上:“夫天事恆象,任重享大者必速及,故 晋侯 诬王,人亦将诬之。”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建 以 元膺 年少任重,以记事戒之,令:‘一切学朕所为,则可以保国。’” 清 钱谦益 《太仆寺添注少卿熊明遇授中宪大夫制》:“制曰:朕眷顾疆宇,寤寐俊贤,愿得瓌材任重之人,以建经营告成之业。”
《國語辭典》:持重  拼音:chí zhòng
1.主持丧祭或宗庙、社稷等祭祀之事。《仪礼。丧服》:「持重于大宗者,其降小宗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邓攸始避难。」刘孝标注引《晋阳秋》:「七岁丧父母及祖父母,持重九年。」
2.担负重任。《后汉书。卷二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任光》:「同心毕力,持重处正,鲠言直议,无所回隐。」《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彧》:「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
3.行事稳重,举止不轻躁。《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王朗》:「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旧唐书。卷一三三。列传。李晟》:「将帅当持重,岂宜自表饰以啖贼也!」
《國語辭典》:负重(負重)  拼音:fù zhòng
背负重物或担负重任。如:「忍辱负重」。《文选。卷四六。序。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于春冰,怀御奔于秋驾。」李善注引《邓析子》:「明君之御民,若乘奔而无辔,履冰而负重也。」
《國語辭典》:引重  拼音:yǐn zhòng
1.移运重物。《易经。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2.互相推重。《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國語辭典》:担荷(擔荷)  拼音:dān hè
1.用肩扛物。《国语。齐语》:「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
2.担负、负责。如:「他的办事能力强,一到公司不久,就担荷多项工作。」
《漢語大詞典》:起重
谓吊起并搬移重物。 胡万春 《特殊性格的人》:“我和起重工人一起用手把木头往下揿。” 樊天胜 《阿扎与哈利》:“但我还是决定作最严格的预防措施,对大副说:‘全体集合,加固前后锚缆,固定甲板器材和放下起重吊杆,立即行动。’”
《國語辭典》:柔软(柔軟)  拼音:róu ruǎn
1.软而不坚硬。《隋书。卷七七。隐逸传。徐则传》:「身体柔软,颜色不变,经方所谓尸解地仙者哉。」
2.柔和、安详。唐。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前心后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软音。」
3.和顺不刚硬。《水浒传》第二四回:「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漢語大詞典》:重荷
(1).负荷重物。新唐书·张建封传:“是时宦者主宫市……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邀閽闥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2).沉重的负荷。 巴金 《沉默集·丹东的悲哀》:“充满了活力的巨大身躯,居然负载了这样的重荷。”
《漢語大詞典》:赪肩(赬肩)
肩头因负担重物而发红。 清 王梦篆 《粜官米》诗:“赤脚赬肩日力穷,斸薺作羹无粒食。”
《國語辭典》:举重(舉重)  拼音:jǔ zhòng
1.旧时指表演举起重物的杂艺。见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
2.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以抓举、挺举两种举法举起杠铃,而以能举起的重量判定胜负。
《國語辭典》:细软(細軟)  拼音:xì ruǎn
1.简便易于携带的值钱物品。《水浒传》第三回:「喝教许多庄客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等物即便收拾,尽教打叠起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怕路上不好携带,只把零碎的细软的,带些随身。」
2.纤细柔软。《百喻经。卷三。估客驼死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氎,种种杂物。」
《漢語大詞典》:重翳
重重物障。借指层层云翳。 元 贡师泰 《题滕王阁图》诗:“何当扫重翳,白日耀神州。”
《國語辭典》:扑通(撲通)  拼音:pū tōng
拟声词。形容物体落地或掉落水中的声音。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今日扑通的瓶坠井,支楞的琴断弦。」《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踹了一个空,扑通的攧了下去。」也作「扑咚」、「扑同」、「扑桶」。
《國語辭典》:溅落(濺落)  拼音:jiàn luò
物体自高空坠入江河湖海之中。常指人造卫星、火箭、太空梭等返回地球时,按预定或不预定地点落入海洋中。
《漢語大詞典》:轻宝(輕寶)
犹细软。轻便而易于携带的贵重物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