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陪都  拼音:péi dū
首都以外,另建的第二国都。如国民政府抗战前定西安为陪都,抗战期中定重庆为陪都,抗战后又定北平(今北京市)为陪都。也称为「陪京」。
《国语辞典》:巴县(巴县)  拼音:bā xiàn
县名。在四川省重庆之南,位于长江、嘉陵江会口之西岸。因四川省的水全倾注于此,江流其下,形若巴字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红岩(紅巖)
见“ 红巖 ”。
亦作“ 红岩 ”。 地名, 红岩村 的省称。在 四川省 重庆市 郊区。抗 日 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 重庆 办事处的驻址。 李少石 《祝董老六十大寿》诗:“ 红巖 此日传佳话,百寿图成晋一觚。”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 重庆 红岩 的日日夜夜,你英勇斗争,临危不惧。”
《漢語大詞典》:缙云山
在重庆市西北北碚地区。是华蓥山支脉。山势峻秀,山有九峰,最高峰玉尖峰,海拔1030米。狮子峰前有南朝古寺缙云寺、明建洛阳桥以及相思岩等古迹。为蜀中名胜,素有“小峨眉”之称。山多名贵树种,森林面积2万多亩,夏季清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國語辭典》:邹容(鄒容)  拼音:zōu róng
人名。(西元1885~1905)原名绍陶,字慰丹,四川巴县人。清末留学日本,回国后加入章炳麟等组成的爱国学社,力倡革命抗清,著《革命军》一书历数满人腐败罪状,宣扬民主,号召国人革命。后因常在苏报发表文章攻讦清廷,与章炳麟等同遭拘禁,两年后死于上海租界狱中。
《国语辞典》:诗人节(诗人节)  拼音:shī rén jié
民国二十八年,重庆文艺界抗敌协会议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國語辭典》:礼炮(禮炮)  拼音:lǐ pào
一种军礼。凡在重要庆典及对元首、高级军政长官、外国贵宾致敬时鸣放的炮。其放射次数视庆典及受礼者身分而定。通常在升旗以后、降旗以前鸣放,且第一声礼炮应与乐队演奏同时发出。如:「友邦元首到场观礼,接机时我国即以礼炮迎接致意。」
《漢語大詞典》:新民报
①1929年9月创刊于南京。先后出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今北京)等版,有八个日、晚刊。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设于南京,罗承烈任总主笔,赵超构任副总主笔。因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被迫停刊。建国后,上海《新民报晚刊》继续出版,1958年起改名《新民晚报》。②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伪政权机关报。1938年1月创刊于北平,1944年4月停刊。
《国语辞典》:北碚  拼音:běi bèi
地名。位于四川省重庆市北方,对日抗战期间,学校、文化机关多迁设于此。
《漢語大詞典》:长江三日
散文。刘白羽作。1961年发表。描绘重庆至武汉的长江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作品写景状物,笔墨多变,并大量引用传说、民谣、古诗,咏物言志,情理交融。
《国语辞典》:大巴山脉(大巴山脉)  拼音:dà bā shān mài
山脉名。位于四川、重庆、陕西、湖北四省市边境,山势大致呈东西走向,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也称为「巴岭山脉」。
《国语辞典》:农民节(农民节)  拼音:nóng mín jié
民国三十年,在重庆举行第一次全国农林行政会议。出席代表一致认为我国以农立国,农林部呈奉行政院核定,以每年农历立春日为农民节,于次年正式施行。也作「农民日」。
《国语辞典》:江北县(江北县)  拼音:jiāng běi xiàn
县名。位于四川省重庆市东北部,嘉陵江入长江的入口。清属重庆府。附近煤矿产量颇为丰富。
《漢語大詞典》:北山摩崖造像
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北北山上。以佛湾为中心,包括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长500米。始建于晚唐,盛于两宋。共二百九十窟龛,造像近万躯。还有碑碣《古文孝经》石刻,是世界仅存的古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漢語大詞典》:成渝铁路
从四川成都到重庆,长504千米。对四川盆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1952年建成,已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