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糟醨
酒。 宋 司马光 《酬永乐刘秘校庚四洞诗》:“又非 郑 伯有 ,壑谷甘糟醨。”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序:“今之论七贤者,徒观其沉酣恣放,哺啜糟醨,便谓有累名教,胎祸 晋 室。” 清 曹寅 《穀日西轩燕集》诗:“但嗜糟醨属吾党,未妨灭烛絶冠缨。”
分類:酒
《漢語大詞典》:浇醨(澆醨)
见“ 浇漓 ”。
《漢語大詞典》:淳醨
同“ 淳漓 ”。 《旧唐书·德宗纪论》:“王霸跡殊,淳醨代变,揆时而理,斟酌斯难。”《旧唐书·文苑传序》:“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学识有浅深,才性有工拙。”
《骈字类编》:和醨
李廋东都赋:南阳真人,复运汉基,旧邦维新,上称康时。光武而酿,明醴和醨。
《高级汉语词典》:情醨
交情不深厚,薄情
《高级汉语词典》:醑醨
厚酒和薄酒
《漢語大詞典》:哺糟啜醨(餔糟啜醨)
见“ 哺糟歠醨 ”。
见“ 餔糟歠醨 ”。
见“ 餔糟歠醨 ”。
《漢語大詞典》:哺糟歠醨(餔糟歠醨)
亦作“ 哺糟啜醨 ”。 语本《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后以“哺糟歠醨”比喻效法时俗,随波逐流。 汉 王延寿 《王孙赋》:“同甘苦於人类,好哺糟而啜醨。”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哺糟歠醨,俯同妄作,披褐怀玉,无由自陈。”
亦作“ 餔糟啜醨 ”。亦作“ 餔糟歠漓 ”。 1.吃酒糟,喝薄酒。谓追求一醉。语本《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文选》釃作“醨”。 吕向 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 洪兴祖 补注:“醨,薄酒也。” 宋 苏轼 《超然台记》:“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一本作“ 餔糟啜漓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闽 酒深红,如 汴梁 酒。予常在 临洺关 ,向 李浦珠 索 洺 酒以饮 闽 人。咸曰:‘此酒魂也。’真餔糟歠漓之言。”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讔》:“是以 子长 编史,列传《滑稽》,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於是 东方 、 枚皋 餔糟啜醨,无所匡正。” 傅尃 《过汨罗》诗:“我亦餔糟啜醨者,独醒终古奈君何!”
(3).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唐 贾至 《〈工部侍郎李公集〉序》:“至其逸韵,扬波扇飈,餔糟啜醨,时有婉丽之什,浮艷之句。”
亦作“ 餔糟啜醨 ”。亦作“ 餔糟歠漓 ”。 1.吃酒糟,喝薄酒。谓追求一醉。语本《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文选》釃作“醨”。 吕向 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 洪兴祖 补注:“醨,薄酒也。” 宋 苏轼 《超然台记》:“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一本作“ 餔糟啜漓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闽 酒深红,如 汴梁 酒。予常在 临洺关 ,向 李浦珠 索 洺 酒以饮 闽 人。咸曰:‘此酒魂也。’真餔糟歠漓之言。”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讔》:“是以 子长 编史,列传《滑稽》,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於是 东方 、 枚皋 餔糟啜醨,无所匡正。” 傅尃 《过汨罗》诗:“我亦餔糟啜醨者,独醒终古奈君何!”
(3).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唐 贾至 《〈工部侍郎李公集〉序》:“至其逸韵,扬波扇飈,餔糟啜醨,时有婉丽之什,浮艷之句。”
《漢語大詞典》:哺糟歠醨(餔糟歠醨)
亦作“ 哺糟啜醨 ”。 语本《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后以“哺糟歠醨”比喻效法时俗,随波逐流。 汉 王延寿 《王孙赋》:“同甘苦於人类,好哺糟而啜醨。”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哺糟歠醨,俯同妄作,披褐怀玉,无由自陈。”
亦作“ 餔糟啜醨 ”。亦作“ 餔糟歠漓 ”。 1.吃酒糟,喝薄酒。谓追求一醉。语本《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文选》釃作“醨”。 吕向 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 洪兴祖 补注:“醨,薄酒也。” 宋 苏轼 《超然台记》:“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一本作“ 餔糟啜漓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闽 酒深红,如 汴梁 酒。予常在 临洺关 ,向 李浦珠 索 洺 酒以饮 闽 人。咸曰:‘此酒魂也。’真餔糟歠漓之言。”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讔》:“是以 子长 编史,列传《滑稽》,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於是 东方 、 枚皋 餔糟啜醨,无所匡正。” 傅尃 《过汨罗》诗:“我亦餔糟啜醨者,独醒终古奈君何!”
(3).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唐 贾至 《〈工部侍郎李公集〉序》:“至其逸韵,扬波扇飈,餔糟啜醨,时有婉丽之什,浮艷之句。”
亦作“ 餔糟啜醨 ”。亦作“ 餔糟歠漓 ”。 1.吃酒糟,喝薄酒。谓追求一醉。语本《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文选》釃作“醨”。 吕向 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 洪兴祖 补注:“醨,薄酒也。” 宋 苏轼 《超然台记》:“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一本作“ 餔糟啜漓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闽 酒深红,如 汴梁 酒。予常在 临洺关 ,向 李浦珠 索 洺 酒以饮 闽 人。咸曰:‘此酒魂也。’真餔糟歠漓之言。”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讔》:“是以 子长 编史,列传《滑稽》,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於是 东方 、 枚皋 餔糟啜醨,无所匡正。” 傅尃 《过汨罗》诗:“我亦餔糟啜醨者,独醒终古奈君何!”
(3).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唐 贾至 《〈工部侍郎李公集〉序》:“至其逸韵,扬波扇飈,餔糟啜醨,时有婉丽之什,浮艷之句。”
《國語辭典》:餔糟啜醨 拼音:bū zāo chuò lí
比喻随波逐流、与世浮沉的态度。参见「餔糟歠醨」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于是东方枚皋,餔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乃亦俳也。」宋。苏轼〈超然台记〉:「餔糟啜醨,皆可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