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酗酒  拼音:xù jiǔ
饮酒无节制。《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你既是生员,如何黑夜酗酒!带著送在儒学去!」
《漢語大詞典》:放醉
纵情醉酒。 唐 白居易 《初到洛下闲游》诗:“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
分類:纵情醉酒
《漢語大詞典》:毕瓮(畢甕)
指 毕卓 盗饮之事。后借指嗜酒,醉酒。 唐 李商隐 《祭吕商州文》:“ 刘 樗屡掷, 毕 瓮多眠。”参见“ 毕卓 ”。
《漢語大詞典》:毕卓(畢卓)
晋 吏部郎 毕卓 ,常饮酒废职。邻舍酿熟, 卓 夜至其瓮间盗饮,为人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旋解缚,遂与主人饮瓮侧,致醉而去。事见《晋书·毕卓传》。后常以指嗜酒成癖的人。 北周 庾信 《答王司空饷酒》诗:“未能扶 毕卓 ,犹足舞 王戎 。”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诗之二:“瓮间 毕卓 防偷酒,壁后 匡衡 不点灯。” 明 刘兑 《娇红记》:“不觉的烂醉在佳人锦瑟边,可知道 毕卓 在瓮头眠?”
《国语辞典》:摩陀  拼音:mó tuó
昏沉醉酒。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出:「摩陀醉的个身躯重,俺打精神再把一座玉山高耸,搂抱著锦帐佳人做个夜夜红。」也作「磨拖」、「磨陀」。
《國語辭典》:醉鬼  拼音:zuì guǐ
讥称酒醉的人。如:「那个醉鬼倒卧在路旁。」
《漢語大詞典》:醉杨妃(醉楊妃)
(1).花名。(1)兰花品种名。 宋 王贵学 《兰谱·紫兰》:“何兰壮者十四五萼,繁而低压,冶而倒披,花色淡紫……有红酣香醉之状,经雨露则娇困,号醉杨妃。”(2)牡曲品种名。 清 钮琇 《亳州牡丹述》:“花之以人名者十有七……輭枝醉杨妃、杨妃一捻红、韞秀妆。”(3)菊花品种名。《玉娇梨》第一回:“ 白公 因一门人送了十二盆菊花,摆在书房阶下,也有鷄冠紫,也有醉杨妃。”
(2).醉酒后的 杨贵妃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渐渐甦醒,只是遍体酥软,动掸不得,倒像被按摩的捏了个醉 杨妃 光景。”
《漢語大詞典》:醉倦
谓因醉酒而疲倦。 清 丘逢甲 《燃灯歌》:“千家百家儿女语,灯前醉倦郎应怜。”
分類:醉酒疲倦
《漢語大詞典》:低趄
头低垂,脚趔趄。形容醉酒的样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席上正諠譁,不觉玉人低趄。”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他若是玉山低趄,你安排着走。”
《漢語大詞典》:中酲
喝醉酒。 宋 刘克庄 《念奴娇·丙寅生日》词:“恶客相寻,道先生清晓,中酲慵起。”参见“ 中酒 ”。
分類:喝醉醉酒
《國語辭典》:中酒  拼音:zhōng jiǔ
饮酒微醺半酣时。《汉书。卷四一。樊哙传》:「项羽既飨军士,中酒。」唐。颜师古。注:「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文选。左思。吴都赋》:「鄱阳暴谑,中酒而作。」
分類:中酒饮酒
《國語辭典》:中酒  拼音:zhòng jiǔ
喝醉酒。唐。杜牧 睦州四韵:「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词:「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分類:醉酒病酒
《漢語大詞典》:酒臭
醉酒后发出的气味。韩非子·十过:“ 共王 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镜花缘第九六回:“正朝前走,忽觉酒气熏人,忙掩鼻道:‘那里来的这股酒臭!’”
《漢語大詞典》:枕曲藉糟
枕着酒曲,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漢語大詞典》:兀兀陶陶
醉酒貌。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 豫章 云:‘醉醒醒醉一曲,乃《醉落魄》也。’其词云:‘……从他兀兀陶陶里,犹胜惺惺,惹得閒憔悴。’” 金 刘从益 《卯酒》诗:“醉乡兀兀陶陶里,底是形骸底是愁。”亦作“ 兀兀淘淘 ”。 元 马致远 《乔牌儿》套曲:“醉魂縹緲,啼鸟惊回,兀兀淘淘,窗外三竿,红日未高。”
分類:醉酒
《国语辞典》:如醉初醒  拼音:rú zuì chū xǐng
像刚从醉酒中醒来。比喻从沉迷中觉悟过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刘东山见他说得慷慨,料不是假,方才如醉初醒,如梦方觉,不敢推辞。」《东周列国志》第一○三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也作「如醉方醒」。
《国语辞典》:如醉方醒  拼音:rú zuì fāng xǐng
像刚从醉酒中醒来。比喻从沉迷中觉悟过来。《西游记》第五四回:「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也作「如醉初醒」。
《国语辞典》:贵妃醉酒(贵妃醉酒)  拼音:guì fēi zuì jiǔ
1.平剧剧目。隋、唐故事戏。叙述唐明皇邀杨贵妃到百花亭赏花,唐明皇却爽约不到,贵妃独饮至醉,含怨回宫。
2.形容美人醉酒。如:「她喝多了,脸带酡红,移步不稳,自嘲贵妃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