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梅酸
咸酸
咸酸
酸枣
酸嘶
酸甜
酸泪
酸苦
鼻酸
味酸
酸涩
酸味
酸悲
酸然
凄酸
《骈字类编》:梅酸
元 元好问 石绿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楚梅酸。
《高级汉语词典》:咸酸
咸味和酸味
《漢語大詞典》:咸酸
咸味和酸味。泛指各种味道。《楚辞·招魂》:“大苦醎酸,辛甘行些。” 王逸 注:“醎,一作咸。”《淮南子·齐俗训》:“ 老子 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俗者,曰勿数挠,为刻削者,曰致其醎酸而已矣。” 金 元好问 《宗人明道老师澹轩》诗之二:“淡中无味著醎酸,老口年多不受谩。”
《國語辭典》:酸枣(酸棗)  拼音:suān zǎo
植物名。鼠李科枣属,落叶亚乔木。干高一至三公尺,枝有针刺,叶长卵形,细锯齿缘,主脉三条。花小,二至三朵簇生叶腋,色红绿,果圆小,味酸可食,仁可入药。也称为「樲棘」、「枣」。
《國語辭典》:酸嘶  拼音:suān sī
声音凄楚。宋。苏轼〈秧马歌〉:「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三折:「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
《漢語大詞典》:酸甜
(1).酸味和甜味;又酸又甜。 汉 张衡 《南都赋》:“酸甜滋味,百种千名。”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斋酿酸甜如蜜木,乐工零落似风甌。”
(2). 元 散曲家 贯云石 (号 酸斋 )与 徐再思 (号 甜斋 )的并称。两人齐名,后人合辑所作,称《酸甜乐府》
《漢語大詞典》:酸泪(酸淚)
悲伤的眼泪。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寄梁汾》词:“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 冰心 《寄小读者》三:“他酸泪盈眸,远远的站着。”
分類:悲伤眼泪
《漢語大詞典》:酸苦
(1).酸味和苦味。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得由和兴,失由同起,故以可济否谓之和,好恶不殊谓之同。春秋传曰:‘和如羹焉,酸苦以剂其味,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2).辛酸痛苦。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问:‘鬼何以来?’答曰:‘受使来取君,期尽明日食时。’门生请乞酸苦。” 唐 韩愈 《鸣雁》诗:“风霜酸苦稻粱微,毛羽摧落身不肥。” 巴金 《寒夜》五:“她心平气和地说,可是声音里泄露出来一种极力忍住的酸苦。”
《國語辭典》:鼻酸  拼音:bí suān
鼻子有酸酸的感觉。形容伤心难过。《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广陵思王荆》:「太后失职,别守北宫,及至年老,远斥居边,海内深痛,观者鼻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妈妈道:『女儿百年之后,自去张家坟里葬去。』说到这句,妈妈不觉的鼻酸起来。」
《韵府拾遗 寒韵》:味酸
段成巳诗便好栽培近东阁免教风味一生酸
分类:味酸
《漢語大詞典》:酸涩(酸澀)
(1).又酸又涩的(味道)。 唐 杜甫 《病橘》诗:“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2).迂腐固执。 明 李贽 《安期告众文》:“严者所以成悲也,尔 韦驮 又不可不知也。勿太酸涩,佛法不是腐烂之物。”
(3).寒酸迟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嘆面目之酸涩,来鬼物之揶揄。”
《高级汉语词典》:酸味  拼音:suān wèi
由酸刺激产生的主要味觉
分类:酸味
《漢語大詞典》:酸悲
悲哀。 柔石 《没人听完她底哀诉》:“几个农人从田野中进城。他们也听得她哭声的酸悲。”
分類:悲哀
《漢語大詞典》:酸然
(1).小雨貌。 宋 刘弇 《走笔答郭子隆句稽》诗:“酸然梅雨天,烦襟斗湔浣。”
(2).凄然,悲伤。晋书·殷仲堪传:“﹝ 仲堪 ﹞将之任,又詔曰:‘卿去有日,使人酸然。’” 宋 陆游 《送子虡赴金坛丞》诗:“平生知几别,此别益酸然。”
《漢語大詞典》:凄酸(淒酸)
悲痛辛酸。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其言有感触,使我復悽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 成 往访 周 ,始知入城讼理。急奔劝止,则已在囹圄矣…… 成 入狱,相顾悽酸。”
凄惨悲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其诗集中,如《弔侯朝宗》《寄房师周芮公》诸作,凄酸激楚,自悔偷生,隐痛沉悲,殆难言喻。”
痛苦辛酸。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姚雪垠 《长夜》一:“他仿佛看见母亲象疯了似地在旷野嚎哭,野风吹散了她的苍白鬓发。看见这最后的一个场面,他的心顿然间充满凄酸,两只大眼睛也跟着湿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