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赤阪
亦作“ 赤坂 ”。
(1). 西域 地名。以酷热著称。《文选·鲍照〈苦热行〉》:“ 赤阪 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 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 曰: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 赤坂 通单于。”
(2).地名。在 陕西省 洋县 东 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魏 使 司马懿 由 西城 , 张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汉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龙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
(1). 西域 地名。以酷热著称。《文选·鲍照〈苦热行〉》:“ 赤阪 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 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 曰: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 赤坂 通单于。”
(2).地名。在 陕西省 洋县 东 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魏 使 司马懿 由 西城 , 张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汉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龙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
《漢語大詞典》:火毒
(1).指药物酷烈的毒性。《宋书·刘亮传》:“ 亮 在 梁州 ,忽服食修道,欲致长生。迎 武当山 道士 孙道胤 ,令合仙药;至 益州 , 泰豫 元年药始成,而未出火毒……﹝ 亮 ﹞取井华水服,至食鼓后,中间便絶。”《旧唐书·宪宗纪下》:“上服方士 柳泌 金丹药,起居舍人 裴潾 上表切諫,以‘金石含酷烈之性,加烧鍊则火毒难制。若金丹已成,且令方士自服一年,观其效用,则进御可也。’”
(2).即热毒,中医指导致人体外科痈疡等病症的一种因素。《宋史·刘遇传》:“﹝ 遇 ﹞晨兴方对客,足有炙疮痛,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痛不止。’ 遇 即解衣,取刀割疮至骨,曰:‘火毒去矣。’”
(3).指烈火燃烧中因氧气稀少而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 僖负覊 率家人救火,触烟而倒,比及救起,已中火毒,不省人事。”
(4).形容酷热。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今年的夏天不知是怎么的!一连四十多天了,火毒的太阳,总不见转头。” 杜鹏程 《战斗生活怎样检验我的心灵》:“脚下是烫热的沙漠,头顶是火毒的太阳。”
(2).即热毒,中医指导致人体外科痈疡等病症的一种因素。《宋史·刘遇传》:“﹝ 遇 ﹞晨兴方对客,足有炙疮痛,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痛不止。’ 遇 即解衣,取刀割疮至骨,曰:‘火毒去矣。’”
(3).指烈火燃烧中因氧气稀少而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 僖负覊 率家人救火,触烟而倒,比及救起,已中火毒,不省人事。”
(4).形容酷热。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今年的夏天不知是怎么的!一连四十多天了,火毒的太阳,总不见转头。” 杜鹏程 《战斗生活怎样检验我的心灵》:“脚下是烫热的沙漠,头顶是火毒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