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宵形
犹言鄙陋之躯。 唐 高适 《留上李右相》诗:“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分類:鄙陋陋之
《漢語大詞典》:猥孱
鄙陋无能。亦用作谦词。 宋 范仲淹 《与晏尚书》:“夫何猥孱,当此褒赐。”
《漢語大詞典》:凡固
平庸鄙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穆氏 兄弟四人, 赞 、 质 、 员 、 赏 。时人谓 赞 俗而有格为酪; 质 美而多入为酥; 员 为醍醐,言粹而少用; 赏 为乳腐,言最凡固也。”
《漢語大詞典》:昏鄙
愚昧鄙陋。《旧唐书·陆贽传》:“是知甿俗昏鄙,识昧高卑,不可以尊极临,而可以诚义感。”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无名氏《东阳夜怪录》:“今此是 潁川 ,况侧聆 卢曹长 所念,开洗昏鄙,意爽神清。”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故任其骄恣,智虑日就昏鄙,惟知一己便利之私。”
《漢語大詞典》:伧子(傖子)
(1). 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称。晋书·周玘传:“于时中州人士佐佑王业,而 玘 自以为不得调,内怀怨望……将卒,谓子 勰 曰:‘杀我者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 吴 人谓中州人曰‘傖’,故云耳。”
(2).指鄙陋的庸人。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甘露:“《苕溪渔隐》尝载: 熙寧 六年, 建昌 松上甘露。述 华阴 道人之言曰:‘譬如人身精液,流通均布六七十年中,若其寿短促,则涌併于未死之前,此木盖将槁故耳。’明春,松果不復荣。此妄言也,无知傖子復信其言,何哉?”
《漢語大詞典》:孱浅(孱淺)
鄙陋浅薄。 唐 沈亚之 《上使主第二书》:“ 亚之 见识孱浅,无足以奉请事今。”
《漢語大詞典》:闇鄙
昏昧鄙陋。 宋 叶适 《宝婺观记》:“宽施忘其褊吝,朗豁消其闇鄙,德成性安,而动乐静寿之功验矣。”
《漢語大詞典》:鄙闇
亦作“ 鄙暗 ”。亦作“ 鄙晻 ”。
(1).鄙陋昏昧。后汉书·赵咨传:“彼数子岂薄至亲之恩,亡忠孝之道邪?况我鄙闇,不德不敏。”《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南史·邓琬传:“ 琬 性鄙闇,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校。”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前汉书六:“ 莽 ( 王莽 )欲即真,亦何事此,盖乱贼之尤鄙晻者。”
(2).用为自称的谦辞。 宋 曾巩 《谢吴秀才书》:“顾不自足,忘前之患,而有求於鄙闇。”
《漢語大詞典》:鄙秽(鄙穢)
鄙陋浊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温 发口鄙秽, 庾公 徐曰:‘ 太真 终日无鄙言。’”隋书·王劭袁充传赞:“﹝ 王劭 ﹞好诡怪之説,尚委巷之谈,文词鄙秽,体统繁杂。”
分類:鄙陋
《漢語大詞典》:末陋
卑微鄙陋。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故 秦 人 秦 声, 楚 音 楚 奏,闻歌更泣,见悲已疚,实由魂气愴断,外物非救。参四时而皆难,况僕人之末陋也。”
《漢語大詞典》:猥薄
鄙陋浅薄。多作谦词。 唐 卢照邻 《双槿树赋》序:“词义猥薄,退增慙靦。” 明 王世贞 《于太傅公传》:“有詔褒 于谦 进加少保,总督军务。 谦 固辞言:‘臣以猥薄,致位六卿,任重才疎,已出望外。’”
《漢語大詞典》:猥茸
鄙陋猥琐。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教官不得任御史:“教官多猥茸,且锋鋩略尽,难称激扬之任。”明史·职官志二:“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
分類:鄙陋猥琐
《漢語大詞典》:贪陋(貪陋)
贪婪鄙陋。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故所著书多慷慨激昂语,盖自掩贪陋也。”
分類:贪婪鄙陋
《漢語大詞典》:野耄
鄙陋龙钟貌。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会迁 洛阳 , 柳璨 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詔 图 入朝, 图 阳墯笏,趣意野耄。”
分類:鄙陋
《漢語大詞典》:鄙媟
鄙陋轻慢。媟,通“ 褻 ”。 宋 苏舜钦 等《悲二子联句》:“举目此牢落,侧身今鄙媟。” 明 杨慎 《俗言·了茑》:“了蔦本作了鸟,其义鄙媟,男子之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