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足齿(不足齿)  拼音:bù zú chǐ
不值得一谈。含鄙视之意。《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
《國語辭典》:疥癞(疥癩)  拼音:jiè lài
1.疥疮的别名。参见「疥疮」条。《西游记》第八回:「敛雾收云,师徒们变作两个疥癞游僧。」
2.比喻祸患微不足道。《三国演义》第七四回:「汝乃疥癞小儿,吾不杀汝!」
《漢語大詞典》:笑耻(笑恥)
亦作“ 笑耻 ”。 鄙视和嘲笑。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爹爹也全不怕九故十亲笑耻。”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公婆人人不欢喜,被人笑耻,在此不乐。”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此书识不得,将何回答,发落番使?却被番邦笑耻,欺侮南朝,必动干戈,来侵边界,如之奈何!”《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我乃清清白白的人,何苦被人笑耻,不如死了,到得乾浄!”
分類:鄙视嘲笑
《漢語大詞典》:鼻笑
讥嘲或鄙视的表情。 宋 朱熹 《答李诚之书》:“又其后深詆 李 赵 诸公,诬谤已基,故读者往往心非而鼻笑之。”
《國語辭典》:鄙厌(鄙厭)  拼音:bǐ yàn
鄙弃厌恶。如:「他恶劣的行径,令人鄙厌。」
分類:鄙视厌恶
《漢語大詞典》:厌鄙(厭鄙)
厌恶、鄙视。 清 曾国藩 《求阙斋记》:“向所搤捥而不得者,渐乃厌鄙而不屑御。”
分類:厌恶鄙视
《漢語大詞典》:尘鄙(塵鄙)
鄙视,看不起。北史·甄琛传:“ 李凭 朋附 赵脩 ,是亲是仗,緇点皇风,尘鄙正化,此而不纠,将何以肃整阿諛,奬厉忠概?”
《國語辭典》:狗食  拼音:gǒu shí
专门喂狗吃的食物。
《漢語大詞典》:鄙訾
鄙视诋毁。新唐书·郑仁表传:“ 刘鄴 未仕,往謁 洎 ( 郑洎 ),而 仁表 ( 洎 子)等鄙訿其文。”
分類:鄙视诋毁
《漢語大詞典》:诋贱(詆賤)
诋毁和鄙视。《南齐书·谢超宗传》:“风闻征北諮议参军 谢超宗 ,根性浮险,率情躁薄。仕近声权,务先諂狎。人裁疎黜,亟便詆贱。”
分類:诋毁鄙视
《漢語大詞典》:讥鄙(譏鄙)
讥笑鄙视。北齐书·薛琡传:“﹝ 薛琡 ﹞惑其谗言,逐前妻 于氏 ,不认其子,家内怨忿,竞相告列,深为世所讥鄙。”
分類:讥笑鄙视
《漢語大詞典》:贱斥(賤斥)
鄙视并斥逐。后汉书·方术传上论:“至乃誚譟远术,贱斥国华,以为力诈可以救沦敝。”
分類:鄙视斥逐
《国语辞典》:令人齿冷(令人齿冷)  拼音:lìng rén chǐ lěng
让人耻笑,多指因龌龊的人品或不道德的行为而让人鄙视。如:「他的所作所为令人齿冷。」
《国语辞典》:没乾没净(没乾没净)  拼音:méi gān méi jìng
1.不管乾不乾净。引申为没规矩。《红楼梦》第四○回:「下作黄子,没乾没净的乱闹。」
2.用来鄙视他人言行不乾净。如:「讲话应重视礼节,别没乾没净的。」
《国语辞典》:甚么东西(甚么东西)  拼音:shén me dōng xī
何等身分。通常用以斥骂鄙视他人。「甚」文献异文作「什」。《文明小史》第一一回:「他是什么东西,好大的架子!他竟同皇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