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3,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前部
部陈
部类
部照
部执
下部
部文
部督
礼部试
部主
经部
部曹
案部
仪部
雷部
《漢語大詞典》:前部
(1).前面的部分。宋书·礼志一:“百官非校猎之官,著朱服,集列 广莫门 外,应还省者还省。留守填街后部从官就位;前部从官依卤簿;先置官先行。”
(2).先头部队。《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又命于 樊城 取回 赵云 ,令为前部。”《水浒传》第六八回:“ 宋江 大喜,便道:‘员外如肯下山,便为前部。’”
《國語辭典》:部陈(部陳)  拼音:bù zhèn
队伍。《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也作「部阵」。
分類:军伍行阵
《國語辭典》:部类(部類)  拼音:bù lèi
整体经过有条理的划分,进而归纳成的各类别。如:「这么庞大的资料,要分成几个部类才好。」
《國語辭典》:部照  拼音:bù zhào
中央政府各部会所发的执照。
《漢語大詞典》:部执(部執)
佛教语。谓各部所执的有关教义的见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机务餘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説法,而诸异议部执不同。”
《國語辭典》:下部  拼音:xià bù
特指男女的阴部。如:「跆拳比赛时,不能攻击对方的下部。」
《漢語大詞典》:部文
旧时指中央各部颁发的文书。《宦海》第十二回:“别省地方要杀一个人要费许多九牛二虎的气力,还要等了部文到来,方才好处决这个犯人。”
《漢語大詞典》:部督
都指挥使、节度使等地方高级军事官员。 宋 王安石 《窦舜卿可四厢都指挥使》:“国家置帅兵以为卫,所选皆天下之材,付之部督,未尝轻其授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狐》:“老人曰:‘君名家子,当选婚好;今闻 陶贞益 为彼州部督,若逼以女妻君,君何以辞之?’”
《国语辞典》:礼部试(礼部试)  拼音:lǐ bù shì
会试。科举时代的会试乃由礼部职掌,故称为「礼部试」。《新五代史。卷五五。杂传。李怿传》:「假令予复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也称为「南宫试」。
《韵府拾遗 麌韵》:部主
汉书刑法志于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注见知人犯法不举告为故纵而所监临部主有罪并连坐也
分类:部主
《國語辭典》:经部(經部)  拼音:jīng bù
1.经、史、子、集四类书中的第一类。如《隋书经籍志》以《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五经总义、经纬、小学等十一类属经部。也称为「甲部」。
2.印度佛教宗派之一。据传是释迦牟尼佛入灭后四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分出,因以《阿含经》为准则而建立的部派,故名经部。或称「经量部」。
《國語辭典》:部曹  拼音:bù cáo
旧时各部分曹治事,因此称各部的司官为「部曹」。《儒林外史》第七回:「贞臣良佐,忽为悖逆之人;郡守部曹,竟作逋逃之客。」
《國語辭典》:案部  拼音:àn bù
1.检验部队。《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2.疆吏巡行所属。《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守宰亲民之要,刺史案部所先,宜严课农桑,相土揆时,必穷地利。」
《漢語大詞典》:仪部(儀部)
(1). 明 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明史·职官志一:“初, 洪武 元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
(2).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 清 全祖望 《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荐绅则 金坛周 仪部 鑣 实主之。” 清 全祖望 《明太傅大学士张公神道碑侧记》:“仪部甫受一命於荒朝,舍生恐后,其有光於师门,不亦大乎!”
《國語辭典》:雷部  拼音:léi bù
民间传说风、雨、雷、电等,都有神掌管其事,各司其职,掌管雷者,便称为「雷部」。宋。张耒〈明道杂志〉:「世传谢仙火字云,谢仙是雷部中神名,主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