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公卖(公賣)  拼音:gōng mài
1.依法律的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式整批售卖物品。
2.依法令规定由政府设局制造售卖物品。如:「烟酒公卖」。
《國語辭典》:国营(國營)  拼音:guó yíng
由国家直接经营。如:「国营机构」。
《漢語大詞典》:枢秘(樞祕)
犹枢要。指中央机要部门。 唐 李峤 《为王及善让内史第二表》:“徵荣朽木,责焰寒灰,将使策蹇磨铅,入总枢祕。”参见“ 枢要 ”。
《國語辭典》:枢要(樞要)  拼音:shū yào
1.关键。《荀子。正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
2.行政机关总汇的地方。《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天下枢要,在于尚书。」
《漢語大詞典》:禁筦
宫门管钥。喻指宫庭中的机要部门。新唐书·苏颋传:“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时 瓌 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禁筦,朝廷荣之。”
《國語辭典》:报失(報失)  拼音:bào shī
向治安单位或有关部门登记报告遗失财物,以便找寻。如:「既然已经报失了,就安心的等候回音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丢了东西,应该就地报失追查,怎么反到京里去设法呢?」
《國語辭典》:单位(單位)  拼音:dān wèi
1.计算物体数量的标准。如公尺、公斤等。
2.机关团体组织的部门。如:「直属单位」、「县级单位」。
3.僧房中僧人坐禅的坐位上,通常贴有各僧的名单,故称僧人的坐位为「单位」。
《國語辭典》:声学(聲學)  拼音:shēng xué
研究声音现象如声波、反射、共振等的学科。
《國語辭典》:批文  拼音:pī wén
上级签发下来捉拿人犯的官文。犹今之拘票。《西游记》第三回:「只见那美猴王睡里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美猴王的魂灵儿索了去,踉踉跄跄,直带到一座城边。」《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公孙知道,大怒,报了秀水县,出批文拿了回来。」
《漢語大詞典》:主局
部门的主管官吏。宋书·黄回传:“近军次 郢 镇,劫逼府主,兼挟私计,多所徵索。主局咨疑,便加捶楚,专肆暴慢,罔顾彝则。”
《漢語大詞典》:工长(工長)
亦称“ 工段长 ”。 工、矿、运输等企业部门中领导和组织工段生产技术活动的直接负责人。
《國語辭典》:课长(課長)  拼音:kè zhǎng
行政单位中一课的主管。如:「他最近荣升为课长,同事们纷纷向他道贺。」
《國語辭典》:报修(報修)  拼音:bào xiū
将损害的情形通知有关单位,要求修理。如:「电脑当了,快报修。」
《漢語大詞典》:饷司(餉司)
掌管军粮的部门。 宋 文天祥 《御试策一道》:“问之餉司,餉司无财,自岁币银绢外,未闻有画一策为军食计者。”
《國語辭典》:邮政(郵政)  拼音:yóu zhèng
有关传递信函、包裹与办理储金汇兑、寿险业务等的邮政事务。为国家行政之一,现隶属于交通部。也称为「邮务」。
《漢語大詞典》:放权
把权力交给下属或下属部门:简政~。